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助推贵州雷山现代茶产业发展

时间:2018-09-29 14:38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贵州雷山县通过近十年来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打造贵州茶叶大县,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生态农业、特色轻工业,根据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国发2号文件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优势茶产业意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至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611万亩

    贵州雷山县通过近十年来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打造“贵州茶叶大县”,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生态农业、特色轻工业,根据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国发2号文件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优势茶产业意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至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611万亩,黔东南自治州52.64万亩,雷山县12.27万亩;全省注册有叶加工企业1337家,QS认证企业350家,其中黔东南州有企业183家,QS企业24家;雷山县92家,QS企业12家;全省年产量13.6万吨,黔东南自治州1.5万吨,雷山县0.246万吨。现全州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十二五期末,将从快速的基地扩建转向以提质增效的加工销售为主建设期。
    近日,记者就雷山茶产业发展采访了黔东南自治州政协委员、雷山县茶叶发展局副局长、贵州雷公山银球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文毅。
    记者:作为从事茶产业的专业人士,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毅:2000年前,由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雷山县的几家国有茶企业无资金收茶青,处在半停产、停产状态,茶园丢荒弃茶十分严重。茶园从1998年的1.98万亩降至0.26万亩,处在茶叶产业起落的最低谷,在2001年县委、县政府重新确定茶叶产业为该县优势产业,并大力扶持后,得到了恢复性发展,特别是2005年、2007年、2010年县委、县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以来,该县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截止2014年初,有茶园12.27万亩,可采摘面积6.9万亩,遍及全县112个村,占全县行政村154的72.7%;涉及1.63万户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5.7万人的41.4%。发展茶产业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2013年底的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43元中,来自茶叶收入1432元,占26%。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极大地提高了茶民的就业率和收益率,现代农业成效彰显。
    现在的茶园基地建设在加快,标准建园质量不断提高。十年间,全县从2005年1.0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2.27万亩,近十年间净增加11.21万亩,是2005年前的11.6倍,投产茶园面积由2005年0.53万亩发展到2014年的6.9万亩,净增投产茶园面积6.37万亩,预计2016年初的“十二五”期末发展面积将超15万亩,可采面积10万亩。该县一直坚持标准建园,并加强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推行现代农业的机械化采摘、浇灌、施肥、加工、运输等管理奠定基础,在努力扩大茶园面积的同时,现正在逐渐转型从抓基地向市场建设拓展,并加强基地管理和建设标准厂房、建立营销市场等并重发展。
    最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产量产值逐年成倍增长,茶农增收初步显现。2014年全县投产茶园6.9万亩,茶叶总产量由2005年的63吨增加到2013年底的3000吨,增长47.62倍,茶叶总产值由2005年的616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7亿元,增长113.6倍。茶青收入由量和面的增加至2013年人均纯收入143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已基本实现全县人均1亩茶园。在提升基地建设质量、加工水平、质量安全前提下,通过行业协会加大对茶青价格自律调控,保障茶农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现该县从事茶产业私营经营户资产(生产加工、营销)达1000万元以上的有7户,500—1000万元的6户,100—500万元的4户,10—100万元主要是初级加工厂、种茶大户、销售店铺、茶楼茶馆等40余人,茶农通过茶青收入年过万的有60余户,农民通过种茶走向了富裕,茶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现代农业、特色经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们在加工升级,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和设备更新换代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已获得QS认证茶企业达12家,其中获得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7家。有初级加工厂(点)78家,茶叶交易市场6个。全县年生产加工能力达3000吨,基本满足了该县的茶叶加工需要,但初级加工厂分布不均,加工能力不强。在加工包装规范上,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产品生产加工及包装,经近几年的新改、扩建,设备从半自动化逐渐走向全程流水自动化生产,机械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包装由内锡牛皮纸包装发展到锡纸真空包装,包装基本实现简易、实用、文化方向调整。在政府的利好政策大力推动下,现正在逐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文字宣传、组建集团公司,形成合力走向市场,围绕标准生产打造品牌,更好地使雷山茶走出国门作充分质量保障。
    还有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也是我们重点在抓的工作。众所周知,雷山茶以其无污染、口感好、耐泡等品质优势一直被确定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等国家机关办公用茶。2012年该县雷公山茶被选定为党的十八大会议用茶后,通过各种媒体、公路广告、机场、全国连锁店等广泛进行宣传,极大地提高了该县茶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雷山县获得“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雷公山银球茶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贵州十大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等。在市场开拓上,确定以北京为中心的目标市场,和各省会城市建立营销主渠道,通过贵茶公司和合兴公司出口创汇,已实现绿茶出口欧盟和红茶出口香港等市场,并充分利用旅游景区、电商、酒店专柜、旅行社、大公司连锁店、形象专卖店、专业市场、团体订购等平台销售雷山茶。推动雷山茶品牌化、标准化、透明化,建设质量可追溯制。
    记者:茶产业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和瓶颈?
    文毅: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茶产业也不例外,比如基地问题。雷山县山高坡陡,生产劳动强度较大,茶园基地后续管理总体水平不高,劳力、肥料、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海拔高,气温相对低,倒春寒频繁,造成春茶上市晚和劳动力不足,造成春茶下树率低、产量低。夏秋茶利用率低、价格低等致茶农经济收入不高,导致农民种茶、管茶积极性不高。以及部分领导对生态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加工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生产经营规模小,收购茶青吞吐能力有限,特别是分散于村落中的加工点,加工能力有限,工艺水平不高,有的日吞吐茶青不足100公斤,在旺季好天,没有做好计划性收购,全片区一天能收千公斤以上时,小作坊再连续加班加工也不能吞吐当天交售茶青,致茶青发黄红梗,和标准不统一;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没有完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保障难以得到保证;虽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经营大户开设茶产品专卖店以及茶庄、茶楼、茶馆等茶叶销售窗口,围绕大中城市目标市场做文章,县里也制定有具体奖励的政策,但限于县级财力,全面兑现实施难以落实,致营销体系仍较滞后,市场拓展空间小,力量弱,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产业辐射范围窄,市场空间小;雷山县有“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雷公山银球茶为“中华文化名茶”、“贵州十大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等称号。但由于多年来一直走机关用茶、礼品茶等销售渠道,市面对雷山茶知晓率较低,特别是省外市场拓展仍需较长时间来重新定位与打造,还需坚持高标准生产,降低成本,制定亲民价格,多元化发展高山绿茶,积极推进有机茶认证工作,完善标准制(修)定,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由于茶产业链较长,涉及种植管理、加工销售、营销宣传、精深加工等,要求专业性较强,现面临人员少、技术层次低,缺乏知识面广的“领头羊”。
    记者:那如何去突破这些问题和瓶颈呢?
    文毅: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就是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现有的政策和机制并且研究如何把茶产业与相关的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的用好政策机制。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机构——茶叶局,内设有基地建设与管理、加工销售与市场开拓、质量检验与监测等方面职能,以及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局、财政局、扶贫办、林业局、工信局、乡镇茶叶工作站等涉农涉茶部门进行资金整合和人员支持茶产业发展,成立资金整合办公室、项目实施办公室、县茶叶协会等协调产业发展和聘请农民茶叶技术员等,切实做到有机构、有人抓,配齐、配强茶叶组织建设,为推动茶业全面升级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中央、省、州、县已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特别是各文件中已提到的支持茶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政策争取资金,加大投入,以项目带动建设现代农业,切实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的美丽苗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理念结合茶旅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质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能力。特别是凯里市建水库淹没雷山县唯一丰塘工业小区后,应积极调整支持绿色轻工业企业建设、合作社成立、市场服务等经济转型,增加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培育绿色财政支柱型产业。
    记者:对茶产业的发展您有何建议呢?
    文毅:首先是要充分利用雷山县生态优势建设有机食品县和国家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的契机,全面提升茶园建设质量、加工生产质量、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等综合能力提升。第二是要加快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积极与电商合作,与旅行社和宾馆酒店合作,与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形象专卖店、连锁店、专业市场、冷链物流等;大力支持初级加工厂建设,支持茶楼茶馆、专卖店建设;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防死守质量安全底线,建立茶叶生产资料专柜、专店,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第三是要延长产业链,提高利用率。挖掘茶叶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夏秋茶下树率;充分利用雷山县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熟的景区、景点,加快旅游沿线茶园观光体验园建设,城镇茶文化一条街建设等,提升茶产业建设品质和增加收入,扩大影响力。第四是要围绕绿色做绿茶,充分利用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高洁度环境优势和借助贵茶“绿宝石”企业入驻雷山走市场,借助雷山茶产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苗族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之乡”等名片扬帆启程,坚持生态绿色是发展核心,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迎得大众市场。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产业发展 十大名茶 茶文化 深加工 有机茶 中国茶 茶产业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贵州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
贵州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
印江县助力生态茶产业发展
印江县助力生态茶产业发展
遵义市多措并举推动茶产业发展
遵义市多措并举推动茶产业发展
广西:在保护中推进金花茶产业
广西:在保护中推进金花茶产业
20茶人解构茶产业发展经验
20茶人解构茶产业发展经验
湖北咸宁市茶产业发展论坛开讲
湖北咸宁市茶产业发展论坛开讲
咸宁茶产业发展论坛在咸安举行
咸宁茶产业发展论坛在咸安举行
湖北咸宁市举行茶产业发展论坛
湖北咸宁市举行茶产业发展论坛
贵州政协主席调研枫香溪镇茶产
贵州政协主席调研枫香溪镇茶产
湖北省人大代表畅谈茶产业发展
湖北省人大代表畅谈茶产业发展
宜宾召开的川茶产业发展现场会
宜宾召开的川茶产业发展现场会
紫云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
紫云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