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日本茶文化为何保留如此完美

时间:2023-10-08 11:42来源:史海扁舟 作者:史海扁舟浏览:
中国的茶叶和法国的葡萄酒堪称世界两绝,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的酒文化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渊源,但中国人品茶与法国人品酒,却有着颇多相似的情趣。但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品茶,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大众型活动,已经茶文化,查技也已经失传,反而在今日的日本倭国的茶文化却
普洱茶
中国的茶叶和法国的葡萄酒堪称世界两绝,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的酒文化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渊源,但中国人品茶与法国人品酒,却有着颇多相似的情趣。但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品茶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大众型活动,已经茶文化,查技也已经失传,反而在今日的日本倭国的文化却很受欢迎。那么日本的文化,茶道因何如此呢。
 
茶道的诞生 在中国兴起
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由于佛教修行,强调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佛教要求信徒坐禅,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入半睡状态,因茶有破睡之功,故有僧家提倡“以茶代酒”,以饮茶防打瞌睡。终使僧人饮茶成风,甚至达到“唯茶 是求”地步,由于佛教盛行,僧人“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至世人争相仿效,饮茶遂成风俗。发展至唐朝,饮茶已是“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了。
 
日本茶道历史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日本的现代茶道 向中国回传
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茶道六君子的用法如下:
茶筒:是用来盛放茶叶的。和我们说的茶盒是一个,最为常见的君子之一了。
茶匙:是为了方便卫生的取茶叶的一个小勺子,用来把茶叶从茶荷中拨到泡茶的用具里(或杯子);好象大家不讲究时候都是用手抓茶叶的。
茶漏:是放到壶口便于把茶从茶荷中放入壶中;这个基本没多大用,就和我们倒汽油到车里需要用个漏斗一样。
茶则:是用来盛放茶叶,展示给品茶者看的;这个不多说了,就是装茶叶的同时让大家欣赏茶叶外观的器具。
茶夹:是用来夹品茗杯;方便且卫生,因为一般品茗杯需要用开水消毒显示卫生的,正好用茶夹取出来,卫生也好看。
茶针:是一个细长的针状物体,当茶壶被茶叶堵塞是用来疏浚壶嘴;方便茶水流出。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道六君子 茶文化 品茗杯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茶文化与“一带一路”论坛
中国茶文化与“一带一路”论坛
中国茶文化之茶与水的相遇
中国茶文化之茶与水的相遇
茶文化:来点儿特朗普
茶文化:来点儿特朗普
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的差异和变迁
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的差异和变迁
茶文化将是传统文化中最顽强者
茶文化将是传统文化中最顽强者
茶被誉为国饮但茶文化在慢慢没
茶被誉为国饮但茶文化在慢慢没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举行“中国茶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举行“中国茶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福州昆明结茶缘共探茶文化传承
福州昆明结茶缘共探茶文化传承
福州昆明结茶缘 共探茶文化传
福州昆明结茶缘 共探茶文化传
中国首个茶文化主题购物中心“
中国首个茶文化主题购物中心“
“一带一路”马中茶文化座谈会
“一带一路”马中茶文化座谈会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