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生产 > 普洱茶压制包装 >

普洱饼茶的包装,原来这么多学问

时间:2024-02-18 14:5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普洱茶的包装对茶叶的销售具有重要的作用,让消费者喜欢和接受的包装才是最好的包装。 复杂的只是因为消费者群体、心理的不同,如何让消费者喜欢和接受却有着不同的方式和途经。 普洱茶包装设计有哪些讲究的呢? 色彩是普洱茶包装设计中最能吸引顾客的,如果色彩搭配得当。 使消费者看后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包装要力求少

普洱茶的包装对茶叶的销售具有重要的作用,让消费者喜欢和接受的包装才是最好的包装。
复杂的只是因为消费者群体、心理的不同,如何让消费者喜欢和接受却有着不同的方式和途经。
普洱包装设计有哪些讲究的呢?
 
色彩是普洱茶包装设计中最能吸引顾客的,如果色彩搭配得当。
使消费者看后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包装要力求少而精,简洁明快,或清新淡雅,或华丽动人,或质朴自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俗和欣赏习惯。
也要考虑到商品的档次、场合、品种、特性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色彩。
 
我们一般拿到普洱茶,比如茶饼,大多是打开包装纸,先看看茶饼外观,然后喝了怎么样。
对包茶饼的纸一般也就是看看上面印了XX茶、XX厂,很少会去了解包茶饼的纸什么质地之类的。
我关注到普洱茶包装纸是在一次买了白棉纸包的茶饼,茶店老板收的毛料,找茶厂压了饼以后,自己用白棉纸包的。
收到这个茶以后,感觉包茶饼的纸不太好看,颜色发灰,比较粗糙。
当时以为是老板为了节省成本,用了不太好的纸。
后面看到他店里有专门卖这种白棉纸的,就向老板请教了这种纸的出处,查阅了相关资料。
 
【普洱茶的存储外包装】
传统包装传
统普洱茶选用笋叶来包装,不仅环保,而且朴实、美观。
包装普洱茶的笋叶来自黄竹,叶型较瘦长,质感细腻,表面反复揉搓没有裂纹。
具有防潮、透气、清香优点,成为过去普洱茶整筒包装的首选。
当地人说:“普洱茶在里面会很舒服,因为会透气,而且笋叶有一种自然清香的气味”。
 
牛皮纸包装
最早应用于1973年,国营下关勐海茶厂用以外销之茶品包装,配合牛皮纸筒装,成件包装则改以纸箱。
 
棉纸
虽然现在普洱茶的包装有很多,但是细心的茶友们发现,普洱茶的包装最常见的还是棉纸。
因为普洱茶非常容易吸收异味,一旦吸收了杂味,普洱茶的品质就会大受影响,因此在包装上一定要注意做到最好。
有些茶商只顾外层包装的奢华、漂亮,却吝啬给普洱茶包上一张棉纸,打开后总能闻到刺鼻的包装纸味、胶水味。
 
马三纸
马三纸是普洱茶包装棉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西双版纳独有的植物——马三所制成的纸。
将马三的外皮剥掉,取下中间白色的那一层物质,然后放入水中煮2~3个小时。
再捣烂马三,滤出纸浆,晒干后就成为了马三纸。
这种马三纸不仅能防异味,还可以防潮湿、防虫蛀,是最适合普洱茶的包装之一。
 
内飞是识别普洱茶厂家、品牌、定制者的一种标记。
1950年之前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
这时的茶没有包装纸,通常在茶饼面压一张方形糯米纸,标明生产者,这就是“内飞”。
由于内飞在压制工序中就与圆茶紧压粘结,无法假冒仿造,所以可以说是茶饼身份的证明。
薄油纸细字内飞——为云南七子饼早期茶品内飞特色,七子黄印以至1995年等勐海常规茶品。
主要特色在单面薄油纸,以及不明显的网格纹。
1996-1997年亦出现薄油纸张,然与1995年以前特色不同。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西双版纳 勐海茶厂 普洱茶厂 普洱茶 古董茶 存储 黄印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是砖茶好还是饼茶好
普洱茶是砖茶好还是饼茶好
七子饼茶来历
七子饼茶来历
什么是普洱茶生饼茶“八病”
什么是普洱茶生饼茶“八病”
七子饼茶的仓储
七子饼茶的仓储
普洱饼茶“八病”
普洱饼茶“八病”
饼茶团茶的趣闻
饼茶团茶的趣闻
普洱茶饼茶和散茶该选哪种
普洱茶饼茶和散茶该选哪种
普洱散茶和饼茶该如何选择
普洱散茶和饼茶该如何选择
普洱饼茶的手工包装
普洱饼茶的手工包装
普洱茶为什么压成茶砖茶饼茶沱
普洱茶为什么压成茶砖茶饼茶沱
为什么茶友都喜欢普洱饼茶
为什么茶友都喜欢普洱饼茶
0719青饼茶香韵迷人
0719青饼茶香韵迷人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