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美:
	甲、表现的外在形体美
	乙、表现的内在心灵美
	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要求:
	【仪表美】
	甲、形体美:要根据人的相貌、体形、曲线和气质来审美,主要为相、体、线(牙齿、手)
	乙、服饰美:俗称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服饰的款式、格调、色泽应与所表演的茶艺和季节相搭配。
	丙、发型美:发型是仪表美的三要素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发型要符合时代,不可以故意的标新立异。
	仪表美是第一印象感,是茶艺文化审美的前提,反映的是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对于美的修养程度。
	【风度美】
	每个人的风度,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和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是个人性格、气质、情趣、素养、精神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表现,是无声语言。从茶人的生活中药体现的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仪态美:礼仪周全、举止端庄
	甲、鞠躬礼:(全礼、半礼)站式、坐式、跑式
	真礼:(主客之间)
	行礼:客人之间
	草礼:说话前后
	乙、伸掌礼:可用左右手、动作相同
	丙、注目礼和点头礼:以注目或点头来示意
	丁、叩手礼:以手指叩桌示礼(乾隆)
	戊、寓意礼:凤凰三点头、双手内旋、壶嘴不可对人、茶倒七分满等。
	二、 神韵美:是指一个人的神情和风韵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于眼神和脸 部表情。
	《诗经 卫风》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颔如螨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对神韵美的精美描绘。
	【语言美】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一句三伏寒”充分体现语言美在社会中的作用。所以要求茶人在交际中要谈吐文雅、语调轻柔、语气亲切、态度诚恳、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规范:
	待客“五声”,到来时问候声,落座招呼声,协助表扬的致谢声,麻烦时的致歉声,离开时道别声;
	“敬语”包含尊敬语、谦让语和郑重语;
	杜绝“四语”蔑视语、烦燥语、口头语、斗气语
	乙、 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在于“达意”“舒适”
	“达意”即语言要准确,吐音要清晰,用词要得当,不可含糊其词,或夸大其词。
	“舒适”说话应声音柔和悦耳,吐字娓娓动听,节奏抑扬顿挫,风格诙谐幽默,表情真诚,表达流畅自然。同时应讲求真情的交流和沟通,引发对美的共鸣,所以应眼、手、表情自然修美,情真意切。
	【心灵美】
	心灵美是茶艺中对人的最高要求,因为它是人其它美的真正依托,是人的思想、情操、意志、道德和行为美的综合体现,是人的深层的美。这种美与仪有美、神韵美、语言美等表层的美相和谐,才可造就出茶人完整的美。
	心灵美的核心是善,孟子认为善心包括“仁、义、礼、智”,它是指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为心灵美的“四心”另外还应有“爱国之心”而其中的恻隐之心的仁是道家,儒家和茶人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儒家《荀子》中记载了孔子与三个门子路、子贡、颜渊的故事,讲述了儒家对“仁”的三层含义。
	“人爱”“爱人”“爱己”。“爱己”不是自私、狭隘地爱自己,而是对自己人格的自信、自尊、自爱这种胸怀的人必然旷达自若,能以爱己之心爱人以天地胸怀处理事务。这正是茶人所追求的心灵美的是高境界。因为以“爱己”之心出发的“爱人”才是最感人的心灵美。日本茶人正是以此心达此意《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责任编辑:茶小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