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无”是茶道艺术源泉
日期:2018-06-20 10:55:16 点击:187 好评:0
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查阅全文
寺僧与茶
日期:2018-06-19 10:41:37 点击:158 好评:0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查阅全文
普洱茶最兴旺的时代茶与禅如何结合
日期:2018-06-15 15:48:00 点击:171 好评:0
普洱茶,一种最自然的茶,它永远都看起来那么平凡,但是味道却是让人一品便从此爱上的茶。这样的茶虽然平凡,但是却可以储存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越久越香,这样的茶真的让人不得不去爱,那么普洱茶最爱我国国人喜爱是什么时代呢?茶与禅又是在哪个时代结合到一起的...查阅全文
茶禅普洱味
日期:2018-06-15 14:20:47 点击:132 好评:0
我们一直在享用茶,从饮茶中感悟人生,难怪禅师眼里的茶,会和佛教里的菩萨一样,在世间做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事业。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茶类中,普洱茶最有禅意,慈心如铁不更改,悲愿如水济苍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讲...查阅全文
茶与佛的渊源
日期:2018-06-14 15:35:59 点击:203 好评:0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是茶叶的祖国,中国人是最早利用和饮用茶的民族。茶树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据考察已有100万年左右了。中国人与茶结缘最深。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爱茶。茶的饮用,高深者可以用来参禅悟道,儒雅者能如诗如画、陶...查阅全文
太华煮茶听梅
日期:2018-06-14 11:16:19 点击:128 好评:0
昨日腊八,夜里风声不同往昔。今晨,天果然灰了、凉了。 太华寺的那两树梅花,沐了整夜的寒风,该落了不少吧? 几日前的太华一聚,转眼便换成陈香旧妙。不记下,该辜负了。 探梅问茶是早就约好的,本来没想到去就在城边的太华寺,这些年爱跑的都是遥远的别处地方,千里...查阅全文
以茶释禅 品茶解禅
日期:2018-06-13 17:13:02 点击:163 好评:0
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查阅全文
茶与佛有哪样渊源
日期:2018-06-13 11:00:37 点击:192 好评:0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是茶叶的祖国,中国人是最早利用和饮用茶的民族。茶树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据考察已有100万年左右了。中国人与茶结缘最深。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爱茶。茶的饮用,高深者可以用来参禅悟道,儒雅者能如诗如画、陶...查阅全文
佛教推崇饮茶
日期:2018-06-12 15:34:05 点击:115 好评:0
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时,东郡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 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在道原《景德传灯录》中也记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 饭后三碗茶。饮...查阅全文
茶与佛教
日期:2018-06-12 15:33:06 点击:118 好评:0
茶与佛教,因缘深长。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要求做到: 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查阅全文
略论普洱茶与佛教的关系
日期:2018-06-12 10:14:21 点击:234 好评:0
云南省思茅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普洱茶故乡。普洱茶是清代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数百年来,普洱茶名扬中外。...查阅全文
茶道与佛教的共同之处
日期:2018-06-09 15:20:55 点击:150 好评:0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查阅全文
禅寺中的礼法之茶
日期:2018-06-07 16:24:56 点击:140 好评:0
唐朝由于茶圣陆羽、皎然、卢仝等人发起喝茶,加上禅宗的盛行,而茶的浓艳素朴又与禅相符,所以整个寺院生计中,简直有礼仪必有茶,住持也常常出面请我们吃普茶。将茶引进礼俗,待客时甚至有重茶不重饭的说法,因此在禅宗森林寺院里,连续产生了与茶有关的职司,比如禅刹...查阅全文
茶禅相通是一味
日期:2018-06-07 15:21:00 点击:182 好评:0
关于茶和佛教的关系有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说是印度佛教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播佛教,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行苦练,常常被睡魔困扰,难免要打瞌睡。有一次,一气之下,达摩把眼皮割了下来掷在地上,这时奇迹出现了,眼皮落地竟然长出一棵树来,众弟子惊奇之余,摘...查阅全文
品茶亦修身
日期:2018-06-06 13:56:59 点击:124 好评:0
自古以来,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高山或密林中,与大自然息息相通。 故历来就有所谓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说法。 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被当地人称为仙茶。大唐天宝年间,唐朝廷在此建立了唐明皇的御购茶园,蒙山顶上...查阅全文
佛教对茶道的贡献
日期:2018-06-05 17:02:24 点击:181 好评:0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查阅全文
五事调和 禅茶一味
日期:2018-06-04 18:03:13 点击:76 好评:0
禅茶一味,五事调和。在常人,茶可以健身疗疾,茶可以提神助思;可以待客会友可以人诗兴文。其间好处不一而足。圆瑛老和尚有开示,须将五事调得如法,才可将止观调和均等。调五事根本在于调六根。调六根,入六尘,理六识。依六识用随根不随尘故,调六根首当其冲。调养眼...查阅全文
寺庙与茶的联系
日期:2018-06-02 11:40:25 点击:104 好评:0
寺庙与茶的关系 (一)寺僧与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查阅全文
当茶树还是要当茶叶 静问己心
日期:2018-06-01 11:46:54 点击:118 好评:0
佛语有云:一切皆虚幻。亦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更有云苦海无边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多的佛语,各有其深奥的道理,但也有凡夫俗子们眼中的寻常意义。怎么去参透,如何去理解,其实全在于我们自身。 人的一生说长亦短,短短数十载,喜乐悲凄,起伏跌宕,都...查阅全文
迷者问禅 佛经万卷
日期:2018-05-31 17:16:43 点击:140 好评:0
很多人都听说过茶禅一味,听起来是很抽象的说法。实际上意思很简单,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故茶禅一味,在这其中,就是喝茶时的安静,对茶本身的思考,是心灵和行动的静默,借助品茶的过程去完成心理之修行,在茶水中体会禅的意义。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查阅全文
佛说赠与看派茶
日期:2018-05-30 11:50:02 点击:163 好评:0
佛说:有的人跟别人索要茶叶,然后以一定的物质给以回报,以物易茶。有些人因为自己拿不出看得上的物品而不好意思参与交换。也有一些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可以用法布施来获得物质回报,还要求对方赠与质量较高的茶叶。 这时,有网友看不下去了,就用金刚经里面说的尔时世...查阅全文
喝茶从佛性顿悟说到禅茶
日期:2017-11-17 15:37:47 点击:199 好评:0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中国,饮茶之风便逐渐与坐禅相结合,并不断发展深化。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禅为雅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查阅全文
禅茶:一物一心不相离
日期:2017-11-09 16:12:03 点击:126 好评:0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查阅全文
以禅宗入茶喝茶三重境界你是否已了然
日期:2017-11-07 15:01:11 点击:223 好评:0
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后又有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据《五灯会元》载: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查阅全文
图文解说
兴旺时代茶与禅如何结合
兴旺时代茶与禅如何结合
茶味与佛意秉性的重合
茶味与佛意秉性的重合
禅茶一味从四个方面去解释
禅茶一味从四个方面去解释
品茶与参禅
品茶与参禅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多姿多彩的茶与禅
多姿多彩的茶与禅
茶典与禅语
茶典与禅语
禅茶的境界
禅茶的境界
藏族黑茶文化:熬茶
藏族黑茶文化:熬茶
茶禅结合时代
茶禅结合时代
禅茶相依 澄和明净
禅茶相依 澄和明净
须知茶道之本 不过是烧水点茶
须知茶道之本 不过是烧水点茶
 一人品茶 谓之禅茶
一人品茶 谓之禅茶
茶水洗心 心如明镜
茶水洗心 心如明镜
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
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
道家以茶修心 佛家以茶修性
道家以茶修心 佛家以茶修性
禅于悟 茶于雅
禅于悟 茶于雅
禪修茶道
禪修茶道
茶味一如 是为禅定
茶味一如 是为禅定
一叶一味便品出整个世界
一叶一味便品出整个世界
品茶就是在参禅
品茶就是在参禅
佛教与茶的关系
佛教与茶的关系
本质空性
本质空性
人性通佛性而识茶性
人性通佛性而识茶性
热点排行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