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
	“纯”即纯净,不含杂质。
	“纯”的对立面是“杂”
	在品鉴过程中,在口感上容易出现复合的香型与茶味,即是不纯的表现。
	也不是说拼配的就不好,世上并没有绝对的事情,但最高档的茶,往往不选择拼配的方式生产。
	正
	“正”即不偏不倚之意。我们都知道:“天地有正气”。在品鉴过程中好好体会,我们就能理解什么叫“正”。
	品鉴好茶,不管是茶香、茶味还是茶韵,如大家闺秀,不一定惊艳,但绝对端庄,给人一种很安心、很舒服的感觉。
	品茶时一个比较基本的内容,就是要通过品鉴过程判别这道茶是否“正路”,是否名符其实。
	如果我们的品鉴功夫足够高,还可以分析出茶叶的做工(生产过程)是否正统,入口所品的是否纯天然植物冲泡出来的味道。
	“正”的对立面是“歪”
	歪就是走样了,似是而非,歪到一定程度就成了“邪”。
	如果在一道茶中人工添加了香料,这样的茶就失去了品鉴价值。
	气
	不是每一种茶都有茶气。
	一讲到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很玄的内容。我们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从以下两方面认识茶叶中的“气”。
	一方面是茶叶本身的先天元气
	经常说茶底够不够厚,说的就是这回事。
	生长环境好,茶种优秀,加工精细,这样的茶叶就具备先天上的优势。
	这样的茶冲泡起来才具备神元气足的架势,在冲泡过程中茶性特质相当活跃,生机勃发,一茶入口,“茶香、茶味、茶韵”不但清晰浓烈,而且变化多样,富于层次感,各种变化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
	具有先天元气优势的茶,我们经常用“茶底好”来形容。
	底气足,在茶韵上带给我们的口感享受才能有丰富立体的感觉。茶底厚实,茶人冲泡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气”感的另一层意思是指
	在茶气的作用之下,我们品茶时能清晰感受到自身体内的先天元气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激发,“气”在我们体内变得活跃起来。
	体内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浑身上下感觉舒适自在(有一点点像是身处氧气含量特别高的深山老林中的感觉)。
	能产生“气”感的茶,多数出现在陈年普洱茶中。
	陈茶冲泡出来的茶香、茶味完全是一派陈韵;
	即使茶味相对清淡,品鉴时也会倍感清越,茶韵细腻绵长,层层叠叠不断渗透出来。
	这种感觉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深邃丰富的美感。在清心怡人、余韵无穷的基础上,给我们带来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惬意感。
	套用道家修炼书籍里的描述用语,那种身体上的舒适感,真是“快活似神仙”。
	“气”的反面是“滞”
	有些茶不管如何冲泡,品鉴起来总是有“滞”感,让人觉得堵得慌,很不舒服。
	这样的茶在购买时就要审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