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普洱茶如何抓住品质化消费时代的机遇

时间:2020-06-16 15:4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显著,不仅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提高,也加速了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对于高品质产品的诉求不断提高。2015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半数(47%)受访者表示将在提升生活品质和健康相关产品上消费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显著,不仅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提高,也加速了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对于高品质产品的诉求不断提高。2015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半数(47%)受访者表示将在提升生活品质和健康相关产品上消费更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从现在到未来的5~10年中,中国将会开始发生新一轮品质化消费变革,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新常态”。
普洱茶消费观向理性化、品质化的转变
在“自然、健康、绿色”成为消费时尚的今天,普洱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性,消费观正在逐步向精品化、品质化消费转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不盲目追求年份、山头、纯料等概念:
普洱茶的收藏向来讲究山头,原本名山标签是茶品质的保障,然而如今名山茶不仅价格昂贵离奇,由于人们的追捧和过度采摘,其品质也已名不副实;其次出现大量的仿冒著名山头的茶叶,使消费者迷茫,市场陷入混乱。而年份、纯料等概念的炒作更是滋生了一大批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仔细想想年份茶和所谓的古树纯料其产量库存本就有限,能高价买到货真价实的已属不易,更何况那些市场上大量流通的低价老茶古树纯料茶呢。
 
2、不迷信故事、不贪便宜买9块9包邮班章,更相信口碑和品牌:
早几年关于普洱茶的故事满天飞,普洱茶的价格也是天差地别,上有几百万一饼的老茶下有9块9包邮老班章,市场一片乱象,而今天相信大家不会再去相信某宝上那些9.9包邮老班章了吧。相比起低价的吸引,如今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口碑和品牌,对普洱茶价值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愿意为价值买单,理性消费。
 
普洱茶行业的品质化之路
普洱茶进入大众视野不过十余年,从最初无人问津的茶叶品种成长成为现在备受欢迎的“可以喝的古董”,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的同时,其发展在近些年也的确经历了不少波折。在经历了2007年的价格大崩盘之后,普洱茶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于2012年左右又开启了一个价格飞涨的时期,古树茶倍受追捧,普洱茶品牌呈井喷式增长,爆发了新一轮的炒作热潮;直到2014年下半年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进入调整期,以春茶发酵熟茶为代表的精品熟茶崛起成为市场新宠。普洱茶行业的发展之路可谓大起大落,但整体还是一个逐渐趋于理性化,去伪存精的过程。
品牌机遇在于持续提供高品质茶品
普洱茶消费群体正在不断扩大,企业如何能够把握好发展良机,将迎来进一步的跨步和壮大,紧跟市场动态,持续提供高品质茶品,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和赢得消费者。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茶企比如中茶、七彩云南、八角亭润元昌、福元昌。无论是春茶发酵的熟茶,还是陈皮普洱都紧紧抓住市场热点,从去年的熟茶崛起到柑普茶热潮,像润元昌持续推出精品产品,比如大美之春、陈皮普洱这些都已成为市场热议的产品。在普洱茶全面品质化消费时代,茶企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满足消费者更加理性化、品质化的消费观,只有持续不断的高品质产品才是抓住消费者的唯一法门。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的价格 普洱茶市场 普洱茶品牌 陈皮普洱 古树纯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喝普洱茶越有感觉说明你越懂它
喝普洱茶越有感觉说明你越懂它
普洱茶投资分析:击鼓传花式的
普洱茶投资分析:击鼓传花式的
普洱茶的三类重要消费群体
普洱茶的三类重要消费群体
冬天来一杯普洱茶--暖胃又暖身
冬天来一杯普洱茶--暖胃又暖身
普洱茶自带金融属性
普洱茶自带金融属性
普洱茶仓储之南仓与北仓
普洱茶仓储之南仓与北仓
普洱茶市场现在需要新的标杆
普洱茶市场现在需要新的标杆
如何喝懂普洱茶
如何喝懂普洱茶
什么是普洱茶的“水浸出物”
什么是普洱茶的“水浸出物”
普洱茶品质判断之“看颜值”
普洱茶品质判断之“看颜值”
为什么喝普洱茶身体会发汗
为什么喝普洱茶身体会发汗
2018年普洱茶市场10大猜想
2018年普洱茶市场10大猜想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