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溯源六堡茶

时间:2023-08-16 17:11来源:普洱杂志 作者: 段兆顺浏览:
与在东南亚地区较为盛行有所不同的是,实际上在较长的时期内,六堡茶在国内许多地方默默无名,饮用的区域也仅限于梧州当地及广东的部分地区。可以说,如果没有清朝末年到二战前这段华工在东南亚的血泪史,也就没有六堡茶的繁盛。正是这段历史,成就了今天的六堡茶。 乘D
普洱茶
与在东南亚地区较为盛行有所不同的是,实际上在较长的时期内,六堡在国内许多地方默默无名,饮用的区域也仅限于梧州当地及广东的部分地区。可以说,如果没有清朝末年到二战前这段华工在东南亚的血泪史,也就没有六堡的繁盛。正是这段历史,成就了今天的六堡茶。
乘D8277动车从南宁到梧州南站时已是晚上八点,前来接我们的魏德健早已在火车站等候。比较健谈的魏德健是梧州茶厂的驾驶员,这次到梧州采访六堡茶,他一路相陪相伴的同时还带我们领略梧州风物,让此前对梧州几乎没有什么了解的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的梧州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名城,曾是岭南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那天晚上,到梧州安顿下来后时间已晚,魏师傅带我们去喝夜茶。说是夜茶,餐点却十分丰富,足可以成席。魏师傅说喝茶是梧州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早茶、午茶到夜茶,从早七八点到深夜一两点,茶楼里喝茶的人都络绎不绝。早茶也好,夜茶也罢,实际上与粤港一带的早茶是一脉相承的,一茶,几碟餐点,梧州人不紧不慢地吃着喝着,将时间和日子聊了过去。
 
六堡茶就因产自梧州市所辖苍梧县一个叫六堡的地方而得名。六堡山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毫米,无霜期331天。境内从塘平到不倚,从四柳到高枧,从梧垌到合口均峰峦耸立,海拔1000-1500米,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区域内溪流纵横,山青水秀,终年云雾缭绕。历史上,六堡茶主产区主要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蚕村茶等,其中尤以黑石茶山出产的茶叶最为有名。当地茶农相传,六堡最古老的茶树始祖,就生长在黑石茶山上。在黑石村的山头上,有两块黑色巨石,黑石村也因此得名。据传在这山上有两棵老茶树,是所有六堡茶的始祖。
至于六堡何时开始种茶产茶,迄今没有确切定论。已故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比陆羽《茶经》更早的,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所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等史料记载,认为六堡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现在许多六堡茶的宣传资料均将瓜芦木引申为大叶茶,但经查阅资料可知,瓜芦是皋芦的别称,虽然同属山茶科植物,但是否可以称为大叶茶有待商榷。就连《桐君录》也说“亦似茗”,稍晚的陆羽《茶经·源》说“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瓜芦木并非茶。
 
另一种说法是,六堡茶是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县八步传入境内的,茶种属槠叶种。湖南的茶树中有槠叶种,六堡茶的加工方法与安化黑茶大同小异,所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有专家表示反对,因为从六堡镇现存的数百年、直径达三四十厘米以上的老茶树来看,其种茶产茶的历史相当悠久。
六堡茶比较确切的历史记载,出现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版的《苍梧县志》上:“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这也说明六堡茶的历史应该远远不止200多年。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的历史 大叶茶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树 茶叶 茶山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明朝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
明朝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
历史上饮茶的方式
历史上饮茶的方式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
云南地方向清朝廷进贡普洱茶
云南地方向清朝廷进贡普洱茶
茶如人生 淡雅一世
茶如人生 淡雅一世
普洱茶贸易在历史上曾经的繁荣
普洱茶贸易在历史上曾经的繁荣
古代茶人饮茶对水的讲究
古代茶人饮茶对水的讲究
云南普洱茶最高荣誉的见证
云南普洱茶最高荣誉的见证
濮人是云南种茶的始祖
濮人是云南种茶的始祖
宋代饮茶方式
宋代饮茶方式
茶文化热,茶是现代人的生活方
茶文化热,茶是现代人的生活方
云南省龙陵县龙眉茶业开发有限
云南省龙陵县龙眉茶业开发有限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