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故事 >

刘峻周在俄国种茶的故事:中国茶王在外高加索

时间:2023-11-03 10:28来源:说茶网 作者:卞廖沙浏览:
汽笛长鸣,海轮启碇,游子将远行。甲板上一位敦实的青年,深情地望着岸边挥臂送别的人们,望着晨雾中依稀可辨的城市,心潮起伏:故乡呵,我要上路了,不知苦难深重的祖国,何时能变革振兴;亲人呵,再见了,何时我们能重新团聚 这是1893年初秋中国南方某海港的一个镜头
普洱茶
汽笛长鸣,海轮启碇,游子将远行。甲板上一位敦实的青年,深情地望着岸边挥臂送别的人们,望着晨雾中依稀可辨的城市,心潮起伏:故乡呵,我要上路了,不知苦难深重的祖国,何时能变革振兴;亲人呵,再见了,何时我们能重新团聚……
这是1893年初秋中国南方某海港的一个镜头。主人公名叫刘峻周,23岁,他在这一年满怀信心,远渡重洋来到黑海边,开创和发展种事业,一待就是三十余年。他苦心经营,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良品种,并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人们称此为“刘”,誉刘峻周为高加索的中国茶王。
刘峻周生于1870年,广东高要人。曾祖父立过军功,受过清皇荫封。刘峻周与族人中男丁一样,满18岁时即被授尉官军衔,并入骑兵部队服役。当时,世界列强恃仗坚船利炮,妄图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思抵御外侮,却加紧镇压革命党人和广大民众。刘峻周自少年时起就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在军中服役时常同革命党人来往。母亲怕儿子出事,严令他离开军队。刘峻周是遗腹子,事母至孝,母命难违,于是告别军营,经在广州经营茶庄的舅父的保荐,到一个僻远地区的茶场工作。他勤奋好学,三年就掌握栽种茶树和焙制茶叶的全套技术,并升为茶场所属茶厂的厂长助理,从此把种茶制茶作为终身的事业。
1893年春。茶树青青,茶场正忙。边远的山区来了位碧眼黄髯的洋人。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人们奔走相告,茶场沸腾了……原来这位欧洲来客是俄罗斯大茶商,名叫康斯坦丁·谢苗诺维奇·波波夫。这是一位聪慧而有远见的人。他看到茶叶在俄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想在高加索搞栽种茶树的试验。
这次在武汉订购茶叶时,发现刘峻周所在茶场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于是长途跋涉,到茶场进行实地考察。刘峻周负责接待工作,热情而详尽地介绍了茶树栽培和茶叶焙制的情况。波波夫十分惊异:年纪轻轻竟如此精通业务!几天的参观考察、年轻厂长助理的坦诚和干练使波波夫欣喜万分。他意识到这位青年正是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当机立断,向刘峻周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设想,并邀请刘去高加索发展茶业。
刘峻周也是位果断的人,稍作考虑后便答应了。波波夫委托刘峻周购买了几千公斤茶籽,几15万株茶树苗,并在茶工中物色出国人选。
最后,走的有刘峻周、译员及10名懂技术的茶工。波波夫办事严谨,同刘峻周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协议,待遇十分优厚。海轮出航了,经印度洋,入红海,过苏伊士运河,横越地中海,驶入黑海,所见所闻,丰富之至。刘峻周写了许多旅行笔记,记下了各地风物人情(这些珍贵的资料一直保留了70多年,可惜在“史无前例”的年代被毁了)。一路上刘峻周心潮激荡,一个新的国家在吸引着他,在那里他将成为开拓茶业的先行者。
 
1893年11月,经过三个月的航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格鲁吉亚的巴统。
海外游子眼前出现一片美丽的海岸,蓝色的海湾环绕着绿色的群山,岸边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建筑,透着引人的异国风情。刘峻周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就率领大家投入茶园建设。茶园在波波夫恰克瓦的领地上。这里是一片荒地,大片的沼泽滋生了无数的蚊虫。
第一年特别难熬:繁重的体力劳动,对气侯的不适应,再加上蚊虫的叮咬,华工们一个个都得了疟疾,竟有两人不治身死。在这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刘峻周不气馁,不动摇,团结茶工,共同奋斗。这时他一面筹划茶场的建设和安排生产,同时利用自己受到的种种优待,改善同伴们的生活条件。
三年中他们建起了暖房,培育了大批茶树苗,在波波夫的三块领地上栽种了82俄亩(合872公顷)的茶树,办起一个小型茶厂。最后焙制出第一批茶叶,波波夫品尝后,很是满意。
首战告捷,可三年合同期已满。中国茶工都想回国。刘峻周也面临抉择,他决定留下,把开创的事业进行下去。波波夫非常高兴。他让刘峻周回国探亲。
1897年5月,刘第二次来到巴统。这次是全家来了:母亲、妻子、妹妹、5岁的儿子和刚生下不久的女儿。还有12名茶工也带着家眷来了。随船还运来了茶籽、茶树苗和高加索没有的植物品种——油桐、香蕉、柿子、竹子、棕榈……
刘峻周在波波夫庄园干了7年,主管三处茶园。
经过反复试验,培养出适应本地气候、产量高、品质优的中国茶的品种,后来被人称作“刘茶”。
1900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工业博览会。琳琅满目的产品中包装考究的茶叶备受注意,它们来自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俄罗斯……中国当时正受八国联军的侵袭,没有参展。
结果,俄罗斯波波夫公司刘峻周茶厂生产的茶叶获第一名,波波夫因世界最优质的茶叶获金质奖章。波波夫的巨大成功使俄国农业部和皇室地产总管理局坐不住了。他们在恰克瓦也有大片庄园。
从1891年起就试着种茶,也从中国请了一位专家,可到1900年才生产出第一批茶叶,送巴黎博览会参展时因品质不佳被拒之门外。农业部长叶尔莫洛夫很器重刘峻周,力荐刘去恰克瓦皇家庄园茶厂担任主管。1901年3月,刘峻周怀着对波波夫茶园的眷恋之情到皇家庄园走马上任。
就在这一年刘峻周的母亲罹患肺炎,不幸逝世。老人留下遗言:让孙儿们接受欧式教育后回祖国工作,那里亟需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老人身处异邦,至死惦念祖国。
 
在皇家庄园茶厂,刘峻周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种茶事业。第一年就获丰收,此后产量逐年递增,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茶叶的品味,刘峻周反复进行试验,从育苗、栽种、松土、采叶到焙制的每个环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可这一切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忌妒。
其中一位向当局投诉说:“新来的工作人员刘峻周独断专行,不按既定常规办事……”另一位在报告中说:“他完全背离英国人早就制定的种植法,而这在印度公认是最好的。”
在皇家庄园还有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刘峻周第一个在俄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采茶季节,工人要从早上4时干到晚上8时,非常辛苦。刘峻周决定实行两班制轮倒,每班8小时。工人们非常拥护,可皇室地产总管局却反对,认为全俄国都无此先例。双方争论非常激烈。
在这场斗争中刘峻周得到庄园总管西蒙松和外高加索皇家庄园督察官古尔斯基的支持,8小时工作制得以正式实行。
刘峻周在种茶事业上的贡献,在格鲁吉亚有目共睹。
1911年沙俄政府为此授予他“斯坦尼斯拉夫三级勋章”。两年后总管理局找刘峻周谈话,希望他加入俄籍,并许以高官之待遇。刘峻周婉言谢绝。总管理局最后决定:在不改变国籍的情况下把刘列入享受公职人员二等退休金待遇之名册。
这样,刘峻周不仅是以个人业绩获得沙俄政府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而且也是没入俄籍而得奖受勋的第一个外国人。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外高加索军管会接管了恰克瓦皇家庄园。刘峻周被留用,继续管理茶厂。1918年土耳其军队侵入巴统,恰克瓦庄园落入土军之手,茶园遭到严重破坏。房舍被毁,设备被盗,农具丢失,茶树被砍……此时刘峻周并没泄气。
他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斗争,才能保住庄园。于是他把工人和当地农民动员起来,创建了工农武装分队,保卫茶厂和种植园。
1921年政局稳定后刘峻周把茶厂及全部库存的茶叶统统交给年轻的格鲁吉亚苏维埃共和国。随后他被任命为恰克瓦人民庄园茶厂主管。在苏维埃政权下,刘峻周为发展当地的种茶事业不遗余力。
他建议当局办茶叶工艺学校,培训人才。1922年他出席了苏联政府在莫斯科召开的茶叶种植会议,参加了种茶发展计划的制订。苏联政府高度评价他在高加索发展种茶事业的业绩,1924年11月13日,当他在俄工作30周年之际,苏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
 
刘峻周还在皇家庄园工作时就想到一个问题:搞一点属于个人的小型生产,给本地人作个示范,告诉人们通过种茶、种其他经济作物能够发家致富。
为搞示范必须弄到土地,而当时在俄国是不允许外国人在市区以外购买土地的,除非有沙皇的御批。刘峻周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各级官员的同情和支持下,终于被批准购买土地,在巴统附近先后购得25俄亩。
刘峻周从中国和法国订购各种亚热带植物的种子与秧苗,建立苗圃,开辟茶园。一年以后已能出售树苗了。
皇家庄园茶场不断扩大,1914年达到500俄亩,日产几万斤茶叶,而刘峻周自办的小型茶园也日见兴旺,效益颇高。一些个体土地所有者见此情景,也纷纷创办茶场。刘峻周毫无保留地提供树苗,传授技术。
“刘茶”的栽种面积越来越大,由外高加索扩展到北高加索和俄罗斯本土的南部地区,甚至土耳其等邻国。茶叶成了俄国南方农业中极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刘峻周在对茶场倾注心血的同时,也关注农业的其他作物。
他开辟了一个面积为23俄亩的果园,除一般果树外还试种柑橘、柠檬,甚至引进美国的新品种“华盛顿蜜柑”,并在当地推广。他反复向当地居民说明种植经济作物的好处。他发现从中国带来的竹子、油桐、甘蔗、苎麻等在高加索长得很好,多次向苏维埃当局提出发展经济作物的建议。
在格鲁吉亚国家档案馆内至今保存着刘峻周当年写的报告。
在这些报告中他详细说明了这些经济作物的用途和价值,并提出具体的办法。他说用苎麻生产的夏布,有丝绸之质感,价值高于丝绸,且很结实。如大面积种植苎麻,办加工厂,肯定能大大获利。他介绍了广东用甘蔗制糖的经验,建议广种甘蔗,解决当地长期缺糖的问题。他说用油桐籽可以榨油,用于造船和建筑业。他进行过试验,出油率达60-70%。他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竹子获取经济效益,建议从中国或日本请竹匠师傅来传授制作竹器的技艺……
一个个建议,都出自赤诚之心;一份份报告,都为了造福人民。
 
刘峻周青年时代曾与中国的革命党人有过联系,到高加索后始终关心国内的政局。
当时格鲁吉亚的巴统港常有外国海轮停靠,人来人往,其中不乏经营丝绸和瓷器的中国商人。
刘峻周常到巴统港坐咖啡馆,正是为了获取关于中国的消息。他忧国忧民,恨不能亲赴国难。孙中山先生有言:“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出财。”
刘峻周就常汇款支持兴中会及后来的同盟会的革命活动。
1910年刘峻周当众自己剪掉留了40年的发辫,并请茶厂华工效仿其举动。刘峻周“去辫明志”,一时间在旅俄华侨中传为佳话。
翌年,当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刘峻周合家欢呼雀跃。
为庆祝革命成功,刘峻周在茶厂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庆祝会。其孙女刘光文说她曾见过家里保存的一张老照片,并描述了照片上的情景:会场正中的墙上挂着一面五色旗,旗上方有一条横幅,左右两边是一副对联,写的是欢呼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内容。正面一张条桌,似是主席台,刘峻周等坐在上面,会场里主要是茶工,也有不少外国人。
祖国脉搏的跳动,时时牵动着刘峻周的心。
 
刘峻周1926年回国,住哈尔滨,1939年去世。
他在高加索33年,始终把格鲁吉亚视为第二故乡。他熟知和尊重高加索人民的风俗习惯,主动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建设事业,同格鲁吉亚人、俄罗斯人有着深厚的友谊。
回国时刘峻周依依惜别,给巴统博物馆赠送了各种珍贵礼品作为纪念,其中有他佩戴了30多年的镂空象牙球、钳石马鞍、明末国画《八马图》、瓷墩、银烛台等。还留下一张照片,并写下了情深意长的话语:“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向我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们告别。我把最美好的青年时代献给了在阿扎里亚的工作。我无限感激它使我的劳动获得了应有的评价……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亲爱的边疆!”
刘峻周虽然离开了,但他播下的友谊种子在蓬勃生长。
黑海沿岸漫山遍野的茶林可以作证,格鲁吉亚恰克瓦的老房子也可以作证。
是的,恰克瓦海边有一栋油漆斑驳灰红色的老房子,当地居民称它为“中国房子”,“刘茶”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面对这茶林和老房子,格鲁吉亚人思念着老朋友刘峻周和他的后代,请读以下两例。
例一,1957年春,苏联机械安装专家扎基诺夫从莫斯科来中国兰州工作。不久就收到老父亲来自故乡巴统的一封信。信里提出一个古怪而严格的要求:一定要找到他30多年前回国的中国朋友刘峻周和他的后代。
扎基诺夫心想,中国有六亿人口,人海茫茫,到哪儿去找这位姓刘的朋友呢?他只好广托朋友,四处打听。
事有凑巧。同扎基诺夫一起工作的苏联专家叶果罗夫的夫人到兰州市中苏友协俄文图书馆借书,发现一位女工作人员俄语说得十分流利,随口问道:“您在哪儿学的俄语?”答:“我是在高加索长大的。”
 
叶果罗娃想起扎基诺夫要找中国朋友的事,连忙回去告诉他,可他不信世上有如此巧事。妻子扎基诺娃按捺不住了,立刻赶到图书馆。“您贵姓?”“姓刘,叫舒拉(刘珊珊)。”“父亲的名字呢?”“刘峻周。”
世上真就有这等巧事!父辈在几十年前建立的友谊,穿越时空,在新一代儿女之间延续,发展……例二,30年后的1987年,巴统。一次,刘峻周的孙子刘光杰、孙女刘光文来到巴统博物馆二楼的人文馆参观。橱窗里陈列着祖父回国时留赠的纪念品和他的大幅照片。
讲解员谈到刘峻周在格鲁吉亚培育“刘茶”的事,然后深情地说:“他们回中国多年,如今杳无音信……”
刘光文的丈夫格鲁吉亚画家堪达列里大声说:“你看,这正是他的孙子和孙女!”参观者都回头观看,惊叹不已,真是巧极了!大家围过来,问长问短,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刘峻周在俄国度过的岁月,也在他的子孙后代的命运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长子刘绍周(刘泽荣)早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十月革命后组建“旅俄华工联合会”并任执委会主席,曾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名义先后参加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委员,是共产国际里的第一位中国人。
大会期间他会见过列宁,以后还给列宁写过信……上述情况,可能知者甚少,然刘家——这个“俄语世家”在我国的俄罗斯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学界公认的。
刘峻周的几个儿女都是俄语专家。刘泽荣为俄语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俄汉大辞典》。他的女儿刘华兰俄语造诣极深,继承父业,多年来不断补充修订这本大辞典。
刘峻周的次子刘维周是兰州大学教授,曾在中国西北创办大学俄语系和筹建中苏友协。抗日年代,当苏联志愿飞行员在汉口和兰州上空飞行时,他是地面上接待飞行员的主要人员,他精通俄语,和蔼可亲,且熟知俄罗斯人的习惯和口味,由是志愿飞行员都忘不了这位“刘同志”。
此外,他的夫人格鲁吉亚人刘媛娜、儿子刘光杰、刘光彦都曾在大学教授俄语。
 
今天刘峻周的玄孙,亦即刘维周的曾孙刘浩,已在莫斯科大学取得俄罗斯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说到刘峻周的两个小女儿,她们也都是俄语教授,其中刘丽丽还是位天才的钢琴家,而刘珊珊则是好几本俄语教科书的作者之一。
还应当提到的是刘峻周的孙女刘光文,刘家正是通过她同格鲁吉亚保持联系的。刘光文曾留学苏联,学习工艺美术,后嫁给格鲁吉亚画家堪达列里·基维,在第比利斯安家。
多年来她致力于汉语教学,桃李盈门。她还教育子孙辈不忘自己身上有中国血统,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学习汉语。
现今她是格中友好协会会长,正为增强两国友谊和促进文化交流而努力工作,把祖父开创的中格友好事业继续下去。斗转星移,百年沧桑。历史说明中国茶王功德无量。他培植的是茶树,传播的是文化,播种的是友谊。
本文原载《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三期,说茶网发布,作者:卞廖沙。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茶树 工艺 茶叶 茶园 历史 茶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第六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
第六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
中国茶可分为六大系
中国茶可分为六大系
中国茶产业爆发催生“全球茶业
中国茶产业爆发催生“全球茶业
中国茶冠军汇聚北京
中国茶冠军汇聚北京
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茶艺师资培
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茶艺师资培
第四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
第四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茶叶生意市场浅析
中国茶叶生意市场浅析
中国茶叶类型
中国茶叶类型
中国茶如何走进现代生活
中国茶如何走进现代生活
“中国茶都”安溪创新茶业人才
“中国茶都”安溪创新茶业人才
五大川茶品牌获中国茶最高奖
五大川茶品牌获中国茶最高奖
爱上中国茶 爱上茶文化
爱上中国茶 爱上茶文化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