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陈年老铁是个宝 赛过冬虫与夏草

时间:2023-08-08 11:27来源: 茶事频道 作者:佚名浏览:
铁观音,作为福建安溪地区所产乌龙茶的一种,一直以美如观音重如铁,香气馥郁韵悠长的特点让广大茶人喜爱,不论是冰雪料峭的寒冬,还是蝉音长鸣的苦夏,一杯清雅醇香的铁观音都是茶友们的最爱,尤其是陈年老铁,更是安溪铁观音中的佼佼者! 陈年铁观音养在深闺人未识 陈
普洱茶
铁观音,作为福建安溪地区所产乌龙茶的一种,一直以“美如观音重如铁,香气馥郁韵悠长”的特点让广大茶人喜爱,不论是冰雪料峭的寒冬,还是蝉音长鸣的苦夏,一杯清雅醇香的铁观音都是友们的最爱,尤其是陈年老铁,更是安溪铁观音中的佼佼者!
陈年铁观音养在深闺人未识
陈年铁观音,又称“陈年老铁”,是一种经过数年陈放适时复烘而成的福建安溪乌龙茶,它保持了传统的铁观音制作过程,口感好,茶汤呈淡金色或咖啡宝红色,香气呈现碳香,回甘强,沉而不浊略带蜜香
“在福建的安溪民间传承着一个关于陈年老铁的传说,清朝年间有一个叫林福隆的老员外肠胃不好,有一天肚子胀得厉害,吃不下饭,到处找大夫看病,症状也没得改善,当天晚上林老员外梦时得到仙人指点。第二天早上按照梦里的仙人指点,家里人翻遍祖屋,在屋角处找到一些色泽乌黑的老茶,然后将其煮给林老员外喝,结果林老员外肚子胀的毛病竟然好了。”
 
因为传说以及安溪人酷爱铁观音的原因,在安溪民间的不少茶农每年都有存茶于陶罐的习俗,遇风寒冷热即以老茶当药。
“陈年老铁”的魅力所在,除了口感上佳,还有一定的健康因素。据了解,虽然口感醇厚,但区别于普通浓香型与清香型铁观音的陈茶,而且必须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有如此深厚的韵味。
 
魅力独具时间酿造陈化口感
现在很多人知道陈年老铁(陈年铁观音)的魅力,但是很多茶友们在购买“陈年老铁”的时候经常能碰到一些糊味特别的重的铁观音,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不难分析。首先,这可能是遇到了以高火工、快速制作陈年铁观音。有些高温长时间烘焙茶叶,它的外观呈现出黑,亮叶底僵硬无弹性。失去了老铁应有的美丽色泽。火攻严重的叶底略显碳化香气,有明显的焦糊味,陈年老铁讲究的是自然陈化的结果,它需要用时间来升华品质、酿造口感,所以说,时间是最好的制茶大师。”
 
好的陈年老铁可遇不可求!原料老铁制作需要茶人用心,并且制作工艺复杂,储存要求条件极高。“制作老铁,必须使用上等茶种制作出来的优质铁观音。必须密封保存,绝对不能在储存过程中有一点异味或者潮气。数年之后,该茶必须有了良好的转化效果,药香气味明显。要知道,储存老茶需要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所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只有存在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茶。”
 
鉴别“老铁”色如琥珀陈韵明显
安溪茶业界所指的【陈年老铁】陈年铁观音并不是把铁观音放久,保存同样很严格。在“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中也规定,陈香型铁观音是以传统老工艺铁观音【老铁】的毛茶为原料,经过挑梗、筛分、拼配、烘焙,储存5年以上等独特工艺的制成的具有陈香品质特征的陈年老铁【陈年铁观音】。
 
那么,陈年铁观音对仓储的坏境要求是怎样的呢?
通风、排湿、避光是必要的条件,每年检查一次,茶叶是否有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及时用微火再次烘焙,之后放入茶缸里面密封好,出厂时陈年老铁需再使用一次烘焙技术。
 
陈年老铁【陈年铁观音】目前在市场是很被看好的,但是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怎么去鉴别,对此周建能提醒广大茶友,5年的陈年转化出的是熟香(果蜜香并含有药香),10年、15年陈铁特殊味道开始出现,呈现木质类的香气和熟果香,茶汤稠糯,到20年以后陈年老铁陈韵明显,色如琥珀,晶莹透亮,茶汤细腻甘滑,而且喝下去后回味无穷,整个身体都可以感受到舒畅满足。
 
陈年老铁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预防高血压,预防脑血栓,软化血管的功效
在安溪民间流传着茶业界家喻户晓的一句话:陈年老铁是个宝,赛过冬虫和夏草。
有诗曰:世间百媚千娇,我醉依的只有一抹老铁,心底永恒,谁在梦里唱歌,只想巧笑嫣然,抹去一生尘埃,只想琴声轻拨,拂去眉间的隐愁。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安溪铁观音 制作过程 普洱茶 陈香型 乌龙茶 铁观音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