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获得品鉴能力的提升,有效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但就像背九九乘法表千万次,也不能领悟微积分一样,经验不是一切,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因素。
	但品鉴力其实是一种思维力,是对呈味物质的有效理解方式,因茶、品鉴方式、个人感知而不同。
	一款好茶的标准
	一款茶叶的好坏虽然没有绝对答案,但茶行业有一个参考标准:
	“好茶”的汤色是透亮的;
	茶叶苦涩味可以化开;
	无异味、怪味、水味;
	不能有农残、香精等有害物质;
	饮用好的茶叶可以使人心情愉悦。
	长期积累基础审评标准经验,可加深与茶的链接。随之你也会发现,品鉴力的提升其实不是渐进的,而是灵光乍现。
	茅塞顿开的瞬间,突破曾经的局限,体悟到新的经验,就像是佛学里所说的顿悟。
	如何获得这个激活的瞬间?
	茶有好坏,高低之分。很多人在提升品鉴能力时喜欢做对比练习,低档茶和高档茶对照着练。
	其实这种方法效率低,尤其是你还不知如何判断高低茶之分时,除了获得一堆杂乱无章的感官刺激并无其他好处。
	感官享受,唯有自己体现感悟才算数,旁人的感受,前人的现象规律,不会直接让你与茶建立链接。
	品鉴力的进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创造一个熏习的环境,然后等待那个顿悟的瞬间。
	用大白话讲,就是多喝好茶,静待灵光乍现。
	” 观 想 “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品鉴能力的程度如何去判定?
	品鉴能力的熏习,只要多喝好茶,这就够了吗?够了!
	但如果还想提升品鉴的能力,还可以加上一个关键的步骤:“观想”。
	何为“观想”?
	“观想”,是一种与内心产生链接,所反射出的一种合理的暗示。
	感受茶汤的”滑“时,观想茶汤中的氨基酸填补了口喉的沟壑,让所有流动的窒碍降低,就像被丝绸撩拨过一样的爽滑、顺滑。
	总之,普洱茶的品鉴其实是一种思维力,是对呈味物质的有效理解方式。
	本来喝茶只管香气、滋味如何如何,认真的人仔细品品还能发现有些质地的因素。但在某个电光火石的瞬间,发现原来这就是“厚”,这就是“滑”,这就是“活”,这就是“喉韵”,这就是“水路”等等等等。
	在某些瞬间,品鉴突然的拔升,就会进入了新的领域。
	首先要规避一个误区,很多人练习品鉴喜欢做对比,拿一个低档茶和高档茶对照着练。实际上这种练法效率很低。尤其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好坏的情况下,这么喝只能获得一堆杂乱无章的感官刺激。
	多喝好茶,去习惯感受有效物质多的茶,自然而然就能养出一个习惯标准。当偶尔喝到有效物质不达标的茶,好坏就分出来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