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因喝而有价值,文化因交流而传承
	让更多人因茶受益
	养生重在养心。
	而茶,能颐养身心。于身能提神明目、消食去腻、清热解毒,于心能消愁解闷、陶冶情操、明心悦智。
	虽然现代医学发达,但古人对茶的研究、理解,绝不逊色于今人,古籍中就有很多关于茶能养生的记录,读来令人感悟良多!
	1、益思悦志
	唐·陆羽撰《茶经》称茶能“悦志”;
	五代·毛文锡撰《茶谱》中称茶能“益思”;
	元·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中称能“清神”;
	明·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爽”;
	清·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
	此外,还有茶能“破孤闷”、“通仙灵”。总之,饮茶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2、明目清心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茶能“理头痛”;
	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称茶能“祛头风”;
	明·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
	清·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
	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
	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茶经》称茶能治“目涩”;《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等。
	3、提神醒脑
	唐·苏敬撰的《新修本草》,清·张璐撰的《本草逢源》,以及《桐君录》,分别称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
	唐·《本草拾遗》《茶谱》分别称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李士材撰《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
	4、消食和胃
	唐·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外集》、明·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饮食”;
	清代黄宫锈撰的《本草求真》介绍“茶能治食积不化”还有“去滞不化”的功效等等。
	5、消脂去腻
	唐·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
	宋·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
	清·曹慈山撰《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
	清·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
	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6、清热解毒  
	唐·孟诜撰的《食疗本草》、清·张路撰的《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去热”和“降火”;
	唐·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
	宋·宋土瀛撰的《仁斋直指方》、陈乘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消暑”。
	清·黄宫锈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清执解毒”;
	清·刘献庭的《广阳杂记》称茶能“除胃热之病”。
	此外,还有茶能“清热降火”“涤热”“疗热症”“治伤暑”等等,不一而足。
	7、疗疮止痢
	古籍《枕中方》称茶能“疗积年”;
	宋·陈承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治痢”;
	明·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称茶能治“瘘疮”;
	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称茶能“搽小儿诸疮”;
	明·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治热毒赤白痢”;
	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血痢”;
	清·张璐撰的《本草逢源》称茶能“止痢”。
	8、轻身换骨
	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称茶能使人“有力”;
	宋·苏颂的《本草图经》称茶能“固肌换骨”;
	明·牛棣的《救荒本草》称茶能“救饥”;
	明·鲍山的《野菜博》称茶能“调食”;
	清·屈大钧的《广东新语》称茶能“疗饥”。
	此外,还有茶能“轻身换骨”、“治疲劳性神经衰弱症”之说。
	9、益寿养生
	宋·苏颂的《本草图经》称茶能“祛宿疾,当眼前无疾”;
	明·程用宾的《茶录》称茶能“拌擞精神,病魔敛迹”;
	清·俞洵庆的《荷廊笔记》称茶能“养生益”。
	此外,还有茶“久服,能令升举”之说,可见古人对茶的养生功能研究是颇为深入的。
	古人茶疗养生方
	以下为古人常用的几种茶疗养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1.醋茶
	2.糖茶
	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3.盐茶
	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4.蜜茶
	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5.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
	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枣茶
	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8.银茶
	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9.橘红茶
	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
 
                        (责任编辑:茶小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