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道、花道、香道里的中国意境

时间:2023-10-27 10:43来源:江南茶语 作者:江南茶语浏览: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养性,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追捧。 茶、花、香给人的不仅是其闲适、雅致的表象,他们创造出的美的意境与享受正是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所欠缺的!
普洱茶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养性,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追捧。
、花、香给人的不仅是其闲适、雅致的表象,他们创造出的美的意境与享受正是人们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所欠缺的!
花道与佛教思想
通过插花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变化,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称之为花道。
 
花道各流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理念。花道反映的是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以达到人、花一体是一种境界,它所要追求的是“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日本平安时代就有室内摆设樱花的记载。到了十四世纪室町时代的前期还有举行花会的记载。花会是由公卿贵族,僧侣等分成两组将自己的插花摆出,评定优劣,进行比赛的一种娱乐性聚会。在评比花的同时,所使用的珍奇的花器也是众所关心的对象。这种花会到了十五世纪逐渐成为公开的展览会,可说是今天日本花道展览会的雏形。
 
学习花道要注意观察花的每一个自然的表情,花和人一样要体现她最美的一面。花道和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花道本身,就带有着修身养性的功能。在学习花道的过程中,需要平神静气,不可浮躁动怒,所以花道可以用来提高自身修养。
茶道与道教思想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与花道不同,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源于中国,之后又传入西方。道教、茶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注重尊人、贵生、坐忘、无己和道法自然。
 
行为方面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
精神方面,要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香道与儒家思想
香道即“香气的艺术”,它是将沉香及檀香点燃及熏香所产生的香气、烟形加上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还有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造出典雅清丽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作文作画都极尽美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张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而中国香道文化就把儒家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至了。
 
此外,儒学认为寰宇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协调相处之中。
我国香道文化中清新、天然、娴雅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充分,客观而现实的表达出来。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
从早期的简单用香,到后来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香、咏香,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的积极情趣,表明了人类安逸从容的生活态度。
花道、茶道、香道一同演绎精致生活美学。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饮茶 茶道 茶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的琴道和茶道
中国的琴道和茶道
茶道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茶道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茶道之争:中日茶道谁优谁劣
茶道之争:中日茶道谁优谁劣
倒茶同茶道
倒茶同茶道
茶道侘寂之美
茶道侘寂之美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源于中国的茶道艺术被这个国家
源于中国的茶道艺术被这个国家
"泉山云顶不负茶不负茶道
"泉山云顶不负茶不负茶道
茶道修行的八字箴言
茶道修行的八字箴言
中国茶道文化:禅茶仪轨
中国茶道文化:禅茶仪轨
邱晨访谈录:须知茶道之本不过
邱晨访谈录:须知茶道之本不过
日本“七五三茶会”实现全民茶
日本“七五三茶会”实现全民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