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厂家 > 普洱茶馆文化 >

特色的老茶馆文化

时间:2016-03-01 10:56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茶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变是遍布中国各地大小城市的茶馆、茶楼、茶室、茶坊,又称为茶馆文化。自宋以后,茶馆的功能不能超过了饮食:本身的意义。 北京茶馆 北京茶馆种类繁多,就形成而言,分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茶铺、野茶馆。老北京有很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开书以前卖清茶,也为
普洱茶
 
   茶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变是遍布中国各地大小城市的茶馆楼、室、坊,又称为“茶馆文化”。自宋以后,茶馆的功能不能超过了“饮食:本身的意义。
 
   北京茶馆
   北京茶馆种类繁多,就形成而言,分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茶铺、野茶馆。老北京有很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开书以前卖清茶,也为过往行人提供偶饮一两杯歇息解渴的机会。开书后,饮茶便与听书结合,不再单独接待一般客人。著名的书茶馆布置讲究,藤椅藤桌的,有木椅木桌的,还有些在墙上挂字画,营造听书的气氛。天桥一带的书茶馆,主要是曲艺,如: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北板大鼓、唐山大鼓、梨花大鼓等。北京还有许多清茶馆,饮茶主题较突出,一般是方主木椅,陈设雅洁简练。清茶馆皆用盖碗茶,春、夏、秋三季还在门外或内院搭凉棚,前棚坐散客,室内是常客,院内设雅座。到这种茶馆的多是老人。北京还有专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北京人爱好郊游,春天去“踏青”,夏季去观荷,秋季看红叶,冬天观西山雪景,于是在郊区又出现的“野茶馆”。北京大茶馆,茶具讲究,一律都用盖碗。一则卫生,二则保温。北京人讲礼仪,喝茶要不露口,碗盖打开首先用于拨茶,饮时则用于遮口。大茶馆以其附设服务项目而分,又有红炉馆、窝窝观、搬馆等类。
 
   杭州茶馆
   杭州茶馆文化,起于南宋。当代杭州茶馆数量不如四川成都的多,但茶馆的文化气氛却大胜一筹。杭州茶馆之所以叫“茶室”是别有意境的,一个“室”字,既可以是文人的书室,又可以是佛道的净室。杭州茶室讲究名茶配名水,品茗临佳境,并贵在一个“真”字。杭州人喝茶,主要是西湖龙井(注:真正绝品龙井并不在龙井村,而在狮峰。)。茶室又多些:“仙气”、“佛气”与“儒雅”之风。
 
   天津茶社
   天津是金元以后由于运河与海漕的需要而形成的。茶社主要特点是服务于工商与一般市民的需要,也是方商客的综合性活动场所。茶社类似北京茶馆,经常是卖茶兼有小吃、清唱、评书、大鼓等。每客一壶一杯,联而至者可以一壶几杯。天津人用茶量大,老天津卫讲究一日三茶,但文化气氛不突出,这是北方市民茶馆的共同特点。
 
   广东茶楼
   广州茶馆的“富贵气派”较重。广州称茶馆为茶楼,吃早点叫吃早茶,广州茶楼是茶中有饭,饭中有茶。
 
   上海孵茶馆
   上海是个近代工商城市,茶馆里的文化气氛要稍重些。旧时,上海公园里有茶室,经常高朋满座。上海人称上茶馆叫“孵茶馆”,一个“孵”字道出了老上海身处闹市,无法消遣,到茶馆暂借清闲的心境。
 
   四川茶馆
   市民茶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变是遍布中国各地大小城市的茶馆、茶楼、茶室、茶坊,又称为“茶馆文化”。自宋以后,茶馆的功能不能超过了饮食本身的意义。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西湖龙井 茶文化 普洱茶 盖碗茶 喝茶 普洱 饮茶 茶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老茶、新茶你竟误会了这么多年
老茶、新茶你竟误会了这么多年
资深老茶友教你如何判别熟茶的
资深老茶友教你如何判别熟茶的
疯狂的普洱老茶--五种作假方式
疯狂的普洱老茶--五种作假方式
有一种正味之茶叫圈枝柑老茶头
有一种正味之茶叫圈枝柑老茶头
老茶里的岁月厚味(上)
老茶里的岁月厚味(上)
老茶的唯一价值在于后陈化价值
老茶的唯一价值在于后陈化价值
老茶客喝普洱茶山头为什么经常
老茶客喝普洱茶山头为什么经常
这六种老茶的作假方法你一辈子
这六种老茶的作假方法你一辈子
沏一壶老茶饮一杯时光
沏一壶老茶饮一杯时光
普洱茶老茶怎么泡才好喝
普洱茶老茶怎么泡才好喝
购置普洱老茶的几点准则
购置普洱老茶的几点准则
老茶应当代表着更深层的意义
老茶应当代表着更深层的意义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