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本山绿泥的见解

时间:2016-08-08 14:07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绿泥,是以矿料外观呈色命名的一个泥料。所谓本山,实指黄龙山,所有产自黄龙山的矿料都可以称为本山矿料。那么本山绿泥也就是指产自黄龙山的绿泥矿料,属粉砂质泥岩,产于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它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也称绵头),是以泥中泥的形式产出,矿源稀有,开采不易,出产量稀少,较珍贵。本山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易
 普洱茶
 
  绿泥,是以矿料外观呈色命名的一个泥料。所谓“本山”,实指黄龙山,所有产自黄龙山的矿料都可以称为“本山”矿料。那么本山绿泥也就是指产自黄龙山的绿泥矿料,属粉砂质泥岩,产于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它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也称绵头),是以泥中泥的形式产出,矿源稀有,开采不易,出产量稀少,较珍贵。本山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含矿量较少,颗粒含量较大,对烧成温度要求较高,一般烧成1200~1230℃之间,有的甚至要达到1250℃左右。烧结后器表平整挺括,收缩及变形率较小,胎质相对比较疏松,保湿与透气性能极好。若烧成温度不够,制品使用后会产生“吐黑”、“隐裂纹”甚至开裂等现象。本山绿泥原矿是灰白色也有灰白偏绿色,烧成颜色灰黄色、或者温度稍高颜色有一点青灰色。烧成颜色是绿的话,就可能是掺入其它色素了。本山绿泥如果不加拼制,直接成泥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一个经验丰硕的艺人会加入少许紫泥,这样就成为现在的拼制“团泥”了。
  由于本山绿泥的泥质特性变异之大,烧制时较难把握,制作成功率低,成形困难,为了避免“吐黑”及“隐残”的产生,现今市场上的本山绿泥多为少量的本山绿泥料混调大量的白泥所制。
  谁把段泥当绿泥?如今因为原矿禁止开采,资源匮乏,市面上,更有甚者居然把团(段)泥冒名顶替成大名鼎鼎的“本山绿泥”,让人好不痛心啊!段泥至纯即为本山绿泥,细嫩若婴儿肌肤。红泥至嫩即朱泥,任何细嫩的泥料都有一个共性,收缩大,变型大。所以老辈做壶人常说;不见朱,难见绿。意思就是说不会做朱泥壶的别碰本山绿泥。
  本山绿泥,自古做壶很难成型。一般做壶体表面的化妆土用。当然也有高手用其做小壶的原料,细腻高贵。早年间能将本山绿泥作成大件的唯有何道洪老师!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普洱 原料 段泥 白泥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