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正确的认识全手工紫砂壶和半手工紫砂壶

时间:2023-08-28 15:04来源:淘壶人 作者:淘壶人小编浏览:
半手工和全手工壶工艺有何区别?又应该如何看待半手工和全手工? 首先从工艺上来说: 半手工:半手工壶同样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说来: 第一种: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 第二种: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 第三种:整把壶都借
普洱茶
 
      半手工和全手工工艺有何区别?又应该如何看待半手工和全手工?
      首先从工艺上来说:
      半手工:半手工壶同样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说来:
      第一种: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
      第二种: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
      第三种:整把壶都借助模具成型。因此半手工壶也可称为模具壶。
      很多人担心半手工壶可以利用模具进行无限量的复制,其实无需担心,半手工壶同样含有作者的思想在里面,并且也存在不可复制性。如顾景洲的许多壶同样借助了模具,顾老用模具在于用得好,用得巧,就如当年顾老制作的洋桶,让当代的工艺师甚至是高级工艺师使用顾老的模具来制作此壶都无法达到他的效果。还有些壶,特别是花货不靠模具是无法制作的。
      全手工: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来制作一把壶。因此全手工制作难度相对较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全手工由于没有用到模具,因此,每一个块面或者部位相连接都是用脂泥粘起来的,就算艺人在连接的时候将痕迹刮得再干净,但是泡过几壶后便可看出,毕竟脂泥的颜色和壶身的颜色会略有差别。
      而有人说起的在壶内壁上盖章来区别全手工和半手工,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半手工也可以进行盖章的。接缝也是一样,要是有艺人真的想把半手工做出全手工的模样,仿接缝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全手工和半手工的争议:
      其一,不需要围绕在模具、工具上打圈,归根结底,模具也是一种工具,古时制作筋囊器型时就是依靠模子进行塑形的;
      其二,具体要看什么壶型,有的壶型半手工做出来比全手工更有气韵;
      其三,全手工壶远远比大家想象的难做,不到火候的艺师做出来的全手工壶的力度等等远没有半手工做出来的强,而且在型制规整方面还不到位,哪怕当今国家级工艺师、高工等也不会说做一把全手工壶就是成品,很多时候做出来以后还得重新推敲琢磨;
      其四,如今紫砂一厂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传统手法打出身筒后,为了使壶型更加标准,还借助模具准型。
      一把壶的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的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如果是光货,壶面是否光整无暇;如果是筋囊器,那线条是否清爽利落,块面是否均匀,曲线是否自然;如果是花货,那么上面的花草树木是否自然如天成,无一点矫饰。 只要这些要求都达到了,半手工和全手工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其次,我们从实用和收藏角度来看:
      壶的本质功能就是供喝茶所用,只要其符合制壶要求,是自己所喜欢的壶型和泥料便可。
      也有许多人,已经开始收藏紫砂壶,那么在收藏中,是否以全手工为先呢?一般而言,到达收藏程度的壶友,已经领悟紫砂壶的真意。紫砂在艺人的手下变化万千,先经过水的浸润陈腐,后经历火之考验,所谓不出水火,不成真身。因此壶是包容万千的,半手工和全手工在此时也变得无关紧要。
      如果某一半手工壶由作者加入了独有的思想,创别人所未能,且壶型优美和谐、寓意美好吉祥,不仅这把壶有收藏价值,连其模具也有收藏价值。如大亨的鱼化龙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同样也使用了模具,并且这个模具留存至今,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再用此模具做出如此经典的鱼化龙。
      鱼化龙不用到模具根本无法做出,那么,当你面对心仪的鱼化龙,此时若还要计较半手工和全手工,那就失掉自己的真心了。又如汪寅仙的光货《曲壶》,圈内众所周知是借助半手工成型,可做出了力度美与味道,夸张的诠释了曲线的张力与优美,且做工非常扎实到位,曲壶成为了汪寅仙的代表作,为众多壶友所喜欢,市场价也扶摇直上,目前市场价在30万左右。
      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的区别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茶壶不是怎么做!关键是最后的结果。不管用的什么方法,怎么做,所作的壶要作出感觉来。这才重要。
      现在紫砂一厂的通行做法,手工拍打身筒,模子准形。这类做法也就是现在意义上讲的手工制作。你现在让一厂的大多数艺人全手工制作作品,不是不会做,问题是假如真的这样做了。恐怕大家又会嚷嚷茶壶怎么做到这个样子了。
      现在市场对手工艺品的要求太高简直是太苛刻了,要的是机械的精度。如口盖最好是紧配合!对嘴,把的要求也是极致化,毫厘不差。泥料既要求是老法配制,又不可以有一丁点杂点,这可能吗?说的虽有点过,但目前市场对紫砂的期望存在"诱导误区"。主要的根源还是在紫砂的业界。紫砂理论上的探讨滞后,和部分商人的故意渲染把大家对紫砂审美的观念扭曲了。我们喜欢顾景舟,不是就是因为顾先生展示的这种艺术感觉吗?
      以前艺人做壶,每一把壶,可能是成百上千的复制,这样形成自然的熟练。这一点当今艺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一些老艺人不会用模具,但手工制作的传统类型的茶壶可以比模具挡出的更快。但他们也不可能象如今的艺人做的如此精细,因为他们时代尚没有"线切割"工具。现在好多壶友,玩壶的方式,是值得商榷的。还是这句话;茶壶如何做,是方法。重要的是成品的感觉。假如作品和玩家的交流能产生共鸣,玩友读懂作者所作作品流露出的精神,情感。我认为这和用何种方法并不重要!
      一个作者运用哪种方法做壶,主要的因素,是看成形特性,有的壶必须用模具,而有的部分用,有的则完全不需要。模具也只是制壶过程中的某道工序而已。
      半手工的说法认为有些"牵强",现在流行的说法,两爿合拢的方法,就是半手工。其实合爿的方式历史上就有,不是今人的创举。曼生壶中的合欢壶,大彬虚扁都是上下合爿的。不过那时不叫模具,叫"盔头"拱形内模称虚陀。盔头大多事用泥坯烧制的,而如今却是石膏做的。
      再就是泥料,天然泥料是不是可以存在一点杂点,有些人认为不可以,有的则认为这是砂泥料固有特性,肯定无法避免。玩过老茶壶的人都知道,也能接受紫砂的"杂点",认为这是紫砂矿料的一部分"内容"。而另外一部分人所持的观点却持相反的;认为既然有"完美无缺"哪就得无限趋近"完美"!这也有道理的,关键是我们接受的"度"。
      壶友还有担心,模具会象印刷品一样复制。其实这不用耽心。模具在紫砂制作中只是一个非常短的一道程序。要想完成一件作品最重要的程序不是一个身筒。而是作品各个局部与整体的衔接过渡,我们讲"切"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切"。这才真正代表作者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工艺 收藏 壶友 茶壶 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霸主生涯
紫砂壶霸主生涯
入手一把紫砂壶时看泥料
入手一把紫砂壶时看泥料
紫砂壶泡茶五大步骤
紫砂壶泡茶五大步骤
紫砂壶艺的“文气”
紫砂壶艺的“文气”
紫砂壶冲泡普洱茶的方法
紫砂壶冲泡普洱茶的方法
紫砂壶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和步
紫砂壶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和步
紫砂壶的“六脉神剑”
紫砂壶的“六脉神剑”
紫砂壶造型的变化
紫砂壶造型的变化
宜兴紫砂壶大事件
宜兴紫砂壶大事件
紫砂壶入画 一样美妙
紫砂壶入画 一样美妙
您知道您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紫
您知道您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紫
段泥紫砂壶“吐黑”的原因
段泥紫砂壶“吐黑”的原因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