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研究 > 普洱茶口感研究 >

茶味的科学分析

时间:2018-06-23 17:2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喝茶人经常提及:不苦不涩不是茶。涩味是茶汤中最主体的风味。茶汤没有涩味,如人体失去骨骼,叫软弱无骨。但一个涩字,仅仅从字面上却难以理解涵盖茶汤这种主体风味的丰富性。茶叶感官术语中,如浓,醇,强,和,其主要都是 指涩的强度与类型。同样是涩,却表现不同:
普洱茶
 
 
     喝茶人经常提及:“不苦不涩不是”。涩味是茶汤中最主体的风味。茶汤没有涩味,如人体失去骨骼,叫软弱无骨。但一个“涩”字,仅仅从字面上却难以理解涵盖茶汤这种主体风味的丰富性。茶叶感官术语中,如“浓”,“醇”,“强”,“和”,其主要都是     指涩的强度与类型。同样是涩,却表现不同:
     有的涩,表现明快而有活力,有的涩却粗糙不堪;
     有的涩,茶汤入口立刻表现出来,有的却要入口之后过段时间才表现出来;
     有的涩,茶汤入口后渐渐加强、滞留不化,有的却如同电流,转瞬即逝,或有回甘
     有的涩,表现在上颚,有的在舌面不同部位,有的仅仅表现在喉咙。
     涩是一种扩散的、位置不固定的的感觉。
     茶汤中的涩
     美国测试与材料学会(ASTM)对涩味的定义为:由于上皮细胞暴露在明矾或单宁溶液所产生的起皱、收缩的感觉。这是一组复杂的感觉,涉及口腔表面的干燥、粗糙,以及口腔粘膜和肌肉的紧缩、拖曳或起皱的感觉。通常涩味是通过触觉的机械感受器而感受到,由三叉神经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导。
     涩味并不属于基本味,所以与苦味有本质的区别。但在茶汤中,苦味与涩味却是紧密联系。在饮茶时候,经常我们也难以明确区分,以致混淆两种感觉。要严格区分这两种感觉,需要经过训练。老外曾有单宁酸或槲皮素-3-O-D-半乳糖吡喃糖苷或0.7g/L的明矾水溶液作为红茶涩味训练的标准物。
     茶叶中的涩认为主要是由茶多酚引起的,茶多酚具有苦味与涩味。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8%-36%之间,包括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其含量占多酚类总量的70-80%。儿茶素包括4种类型:EC、EGC、ECG、EGCG,还有它们的异构体。简单儿茶素(EC、EGC)苦味强,而涩味较弱;而酯型儿茶素(ECG、EGCG)则涩味强、苦味较弱;单体儿茶素与它们的异构体滋味表现也有差异。
     多酚如何引起涩味?
     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族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 PRPs) ,这些蛋白质具有湿润、润滑和保护口腔上皮细胞,但由于α—螺旋结构被脯氨酸破坏,唾液蛋白质中羰基等基团更多暴露出来,很容易与单宁形成氢键或疏水相互作用而结合。这样酚类化合物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口腔中的唾液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唾液润滑的有效性降低,由于两个不润滑的表面的摩擦力增加,激活口腔中机械感受器而产生触觉,引起涩味感觉。
     化学上涩味物质被定义为可以沉淀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于水溶性酚,其分子量要求在 500-3000Da之间。但单体儿茶素、儿茶素二聚体和三聚体能引起涩味感觉,这些小分子的酚可能是通过与唾液蛋白质形成不沉淀的复合物,或通过简单酚的1,2二羟基或1 ,2 , 3三羟基与蛋白质铰链。
     Jobstl等提出了酚类化合物涩味形成的分子模型,多酚-蛋白质沉淀有 3个步骤:
     1 .游离蛋白质以松散、随机盘绕的构像存在,酚类化合物多位点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盘绕在多酚化合物周围,这使得蛋白质变小,其结构变得更紧凑,更趋近于球形;
     2 .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将复合到蛋 白质表面并铰链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形成二聚体;
     3. 二聚体进一步聚集从而形成更大的离子沉淀出来。
     茶叶中涩味特征及影响因素
     涩味具有延续效应。随着茶汤摄取浓度、摄取量、一定时间摄取次数的增加而加强。所以在评茶及品茶时候,要注意到这点,茶汤样品之间的品尝间隔太短,前只茶汤的涩味延续效应会影响到后只样品,引起误差及误判。可以通过漱口及适当延长样品之间的品尝时间来解决。
     唾液的流速。唾液的流速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唾液流速的不同将影响到对涩味的感觉强度与时间。唾液低流速的人感觉到涩味最大强度时间滞后,且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对涩味强度感受比高流速的要强。这也是我们在评茶、品茶时意见不统一的内在原因。
     茶汤的PH值。酸化会引起酚类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的亲和力增强,从而使涩味增加。
     相互作用。涩味与其它呈味物质会有相互作用,多酚类之间也会有相互作用,这与浓度有关。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多酚类 普洱茶 茶多酚 儿茶素 喝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味“甜、鲜、苦、涩”的科学
茶味“甜、鲜、苦、涩”的科学
寻找真正的普洱茶味
寻找真正的普洱茶味
喝四味普洱茶知普洱茶味
喝四味普洱茶知普洱茶味
茶味藏着你的人生态度
茶味藏着你的人生态度
时光荏苒茶味如初
时光荏苒茶味如初
普洱茶细品茶味慢嗅其香
普洱茶细品茶味慢嗅其香
茶味是你的人生态度
茶味是你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凉的普洱茶味道差
为什么凉的普洱茶味道差
凉茶味道变差为何
凉茶味道变差为何
普洱茶泡不出茶韵有茶味没滋味
普洱茶泡不出茶韵有茶味没滋味
茶味总逃不出一个淡字
茶味总逃不出一个淡字
淡茶温饮最养人 酽茶味甘四重
淡茶温饮最养人 酽茶味甘四重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