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陈鸣远制紫砂壶鉴定要诀

时间:2023-09-13 09:09来源:《鉴宝》 作者: 苏勇浏览:
2009秋拍中,上海崇源推出的数件清代制壶大师陈鸣远的作品,在以高价成交的同时,也引起了紫砂业界的轰动和关注。据寻访得知,不少资深鉴定专家对这批拍品的真伪存有疑问,在他们看来,陈鸣远制壶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罕见,抛却对壶本身真伪的判定,如此集中的上拍,堪称稀
普洱茶
 
  2009秋拍中,上海崇源推出的数件清代制大师陈鸣远的作品,在以高价成交的同时,也引起了紫砂业界的轰动和关注。据寻访得知,不少资深鉴定专家对这批拍品的真伪存有疑问,在他们看来,陈鸣远制壶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罕见,抛却对壶本身真伪的判定,如此集中的上拍,堪称稀奇。为了破解陈鸣远制壶的市场走势,把握明清老壶的鉴定要诀,本刊记者走访了知名紫砂壶鉴定专家陈诵雎先生。
 
  随着紫砂壶拍卖逐年兴起,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等历代制壶大师的名气也水涨船高,叫响于整个收藏圈。然而,由于存世量的稀少,以及鉴定真伪的难度较大,这类顶尖明清大师的作品,虽然收藏价值极高,但上拍数量很少,逐渐沦为藏家心目中难得一遇的“传说”。
 
  陈诵雎说,以陈鸣远为例,在其壮年之时,就已声名显赫,很多作品刚一完成,就被官宦文人以高价收藏,进入市场的微乎其微,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再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毁损遗失,有幸存世者屈指可数。但由于陈鸣远声名远播,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利润空间,对陈鸣远制壶的仿造久盛不衰,造成了目前市场上,他的壶屡见不鲜,却真品难觅的状况。
 
  陈鸣远首开壶体刻诗之风
 
  在明清老壶市场真伪混杂的乱相下,不少紫砂爱好者深受其害,纷纷对老壶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称老壶为“吃人的老虎”。对此,陈诵雎说,虽然明清老壶鉴定难度较高,但只要收藏者潜心学习,多接触真品,多向行家请教,还是能够在泥沙俱下的紫砂壶市场上,淘到真金白银的。他着重说,不少爱好者很看重前辈行家总结的鉴定诀窍,认为掌握了这些诀窍就可以在市场上无往而不利,其实,所谓的诀窍只是辅助性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对某一名家的制壶,在整体风格特色上的全面把握。
 
  就陈鸣远这位继供春、时大彬之后最有成就的紫砂大师而言,他上承明代精粹,下开清代格局,在工艺、造型、铭刻、堆塑及配色等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虽然他是受父亲陈子畦的影响走上制壶之路,并很快成为一代高手的,但和以往的壶艺家不同,与文人墨客多有交流的他,超越了匠人的局限性,赋予了紫砂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从实用品蜕变成为了艺术品、收藏品。
 
  陈鸣远款包袱壶重庆博物馆藏 李初梨捐曾为清末民初大收藏家龚心钊藏品通高9.5厘米口径7*5厘米壶作包袱形折纹自然生动底阴刻行书两腋习习清风生署鸣远
 
  陈鸣远款方壶底款
 
  据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所载“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常至海盐馆张氏涉园,桐乡则汪柯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其手作,而与杨中允(晚妍)交尤厚。”文中涉及的张氏(柯)、汪柯庭、曹氏(廉让)、马氏(思赞)及杨中允等人,都是载入史籍的文人学士,有的工诗文,有的善绘画,有的擅书法。他们将陈鸣远邀请至家中,制作茗壶,切磋 陶艺,直接参与壶形的设计、壶款的选择或拟订,甚至亲笔书写壶款,如曹廉让书款的天鸡壶(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从而使陈鸣远的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文人意趣。
 
  在壶形设计上,陈鸣远超越了明代几何器形和筋纹器形的局限,模拟自然形态塑成壶身。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鸟兽鱼虫,无不可以入壶。其造型源于自然,加以取舍并适当夸张,作品生动活泼,富于美感,开创了后代“花货”先河。传世作品有天鸡壶、南瓜壶、松段壶、蚕桑壶、包袱壶、束柴三友壶、梅干壶、瓜果壶等。
 
  再如,为了迎合文人的喜好,陈鸣远扩大了紫砂陶的艺术品类。除壶、杯、瓶、盒以外,他还设计制作了许多文房雅玩,如笔筒、笔架、笋形水盂、鼎、爵、歇蝉摆件等,造型别致,精巧可人,既是文房用具,又可供艺术欣赏。清人张燕昌写到:“陈鸣远手制茶具雅玩,余所见不下数十种,如梅根笔架之类。”此外,陈鸣远充分利用紫砂独特的质地,同时有意地使用了一些不同色彩的紫砂泥料,制作了大量仿生类作品,如藕、荸荠、蘑菇、胡桃、花生、板栗、菱角、扁豆等,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在与文人学士的长久交游中,陈鸣远的文化素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为了进一步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他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装饰艺术和书款方式,引入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原来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许多隽永的装饰情趣,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南瓜壶,款曰“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引用西汉初年秦东陵侯召平弃官为民,种瓜长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淡泊高远的心志。壶形自然生动,款式内容紧切壶形,寓意深刻,刻款书法很是精妙。
 通观市场上可以见到的陈鸣远赝品壶,以花货为主,仿生类的器物尤其多,其中水平较高的是民国时期某些制壶名家在上海地区仿制的。陈诵雎说,传统造型的壶,例如石瓢壶等,作假难度比较大,在行家眼中,多一分少一分,差别很大,没有相当的功力,是做不好的。但像陈鸣远壶这样仿生类的作品,造假的难度相对比较小,因为这些作品以造型新颖独特见长,一般人难以得见,臆造的赝品容易蒙混过关。
 
  随着陈鸣远制壶身价的暴涨,近年来,类似的赝品也是层出不穷,对于收藏者而言,需要掌握相应的鉴定知识,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陈诵雎说,收藏爱好者除了要多看真品,多接触,多比较,增加感性认识,还要学习紫砂历史,掌握历史上各时期紫砂制作工艺,泥料的变化,壶艺家的技术风格和印款模式,以及常见的作伪方法。
 
  陈鸣远款委足方胜壶
 
  从砂泥上看,在陈鸣远所处的清早期,壶艺家大多依据制作的需要对砂泥进行筛检,内里普遍含有一定的杂质,且颗粒大小不一,有粗有细,较为自然。而现今的仿制壶,则是另外制作出颗粒,混杂在备好的精细泥料中,颗粒大小趋于一致,失却了自然的感觉。从感官来看,老泥制作的壶很沉着,很安静,有紫玉金砂的感觉,新泥制壶则显得浮躁。另外,年代久远的紫砂器,因手摩浸,呈现黯然之光,有的还有自然的垢和污迹。赝品为了追求这种老壶的效果,或用颜料、油类涂抹,或将新壶表面处理后浸在浓茶,甚至人工配制色汁中,使新壶快速上色,充作老壶。
 
  从工艺上看,古人做工和现代人比有很大的差异,古人做壶像写字一样,工具的使用肯定简练,不做过多的修饰,很爽利,尤其是壶底部,很少有修饰的痕迹。现在则不同,修整得很过分,很规矩整齐,人工的痕迹过于明显。
 
  对比款印也对鉴别紫砂器真伪很有帮助,但这种帮助很有限,因为仿制款印就现在技术来说很容易。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古董商就用火漆在老壶上拓下印记,待硬化后,再印盖在仿制品上,印记完全一样,只是稍小些。而现在利用电脑技术仿制的印章,则完全可以乱真。此外,后人用前人真印章的情况也存在,某著名工匠故去后,他的印章很可能传给子孙或弟子,所以,款印只能作为依据之一,还必须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
 
  与款印相比,考量壶体上刻绘的文字和纹饰,对于鉴定真伪更有帮助。仿制壶上的纹饰痕迹,大多亦步亦趋,谨小慎微,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老壶上的则很清爽利落,韵味十足。另外,陈鸣远时代刻划紫砂竹刀和钢刀都在使用,竹刀划痕略有粗糙感,今人全部使用钢刀,划痕锐利。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石瓢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收藏 茶具 历史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的19个军规铁律
紫砂壶的19个军规铁律
紫砂壶掌故特辑藏六居士
紫砂壶掌故特辑藏六居士
泡茶时候紫砂壶的变化
泡茶时候紫砂壶的变化
紫砂壶掌故特辑大千壶
紫砂壶掌故特辑大千壶
紫砂壶的知识和怎样养壶
紫砂壶的知识和怎样养壶
紫砂壶都被分为哪些档次呢
紫砂壶都被分为哪些档次呢
宜兴紫砂壶何以立为茶器之王
宜兴紫砂壶何以立为茶器之王
紫砂壶泡茶时的乐趣
紫砂壶泡茶时的乐趣
紫砂壶注茶的优点
紫砂壶注茶的优点
紫砂壶传统造型来源
紫砂壶传统造型来源
紫砂壶收藏之道
紫砂壶收藏之道
紫砂壶掌故特辑石铫壶
紫砂壶掌故特辑石铫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