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唐宫乐图的茶具酒具解读

时间:2023-12-18 14:20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秋日的午后,唐朝后宫里的嫔妃们,刚刚才结束午间的休息;这会儿,又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四周,享用着清茶和美酒了!而在这同时,还有四位美女,分别吹弹着筚篥、琵琶、古筝和笙等乐器,为整个宴飨,增添了无比优雅的情调。 这张〈宫乐图〉,画幅的长和宽相差不远,它原本
普洱茶
 
秋日的午后,唐朝后宫里的嫔妃们,刚刚才结束午间的休息;这会儿,又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四周,享用着清茶和美酒了!而在这同时,还有四位美女,分别吹弹着筚篥、琵琶、古筝和笙等乐器,为整个宴飨,增添了无比优雅的情调。
     
这张〈宫乐图〉,画幅的长和宽相差不远,它原本很可能是一张小型屏风画,后来才被改装成挂轴的形式。画面上,除了有后代收藏家盖的印章之外,并没有画家的签名。过去,曾经有人认为它是出自元代画家的手笔,也有人说它是北宋画家模仿唐代风格的一件摹本。
     
仔细观察画中美女们的发型,有的故意将髻梳向一侧,成为左右不对称的「坠马髻」;也有的把髻向两边梳开,然后在耳朵旁扎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这些形象的特征,全都符合唐代流行的装束习惯。另外,绷竹席的长方桌、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还有把琵琶横握,并且以手拿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等,也都和晚唐的时尚相侔。所以,这幅《宫乐图》,现在已经被认定是一件晚唐时期难得的作品。
 
本幅画上,并无作者名款;《石渠宝笈续编》及民国四十五年初版的《故宫书画录》,均按照原签题,定为是元人画;《故宫书画录》再版时,曾参考部分学者的意见,改定成五代人所绘。然而,晚近的研究者认为,《宫乐图》中,举凡人物的脸型、化妆、服饰、乐器及饮食器用等,莫不与晚唐的时尚相侔合,所以民国七十八年新版的《故宫书画图录》(一),再度易名为〈唐人宫乐图〉。
    
《宫乐图》的内容,画后宫女眷共十二人,围坐在一张长方大桌的四周,有的饮茶,也有人正在行酒令;上方的四人,则是吹弹乐器,替宴饮的人助兴。她们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胡笳(又名筚篥)、琵琶、古筝与笙。站立的二名侍女当中,还有一人手拿拍板,敲打着节奏。
 
海棠盘子上面有食,好像是果子。
 
茶道,煎好茶倒入茶盆,上桌,用长勺分茶。
 
下面这个茶渣斗重要,它说明这会喝的是茶。。这位宫人倒茶盏的残茶入渣斗。用渣斗筹子把,渣斗口的残茶入渣斗。这说明了渣斗的用法。
 
旁边还放一把筹子。
 
我用绘图软甲把渣斗口,在渣斗口的筹子,宫人手里的茶盏给大家描上
 
选为2009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西安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了数十件主要用途为茶具的渣斗,分为陶、瓷、石、铜等材质。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发现了距今近千年的珍贵茶叶,大约有30多根,经考证是产自福建的珍贵白茶,能够保存至今的茶叶实物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罕见。图为3月2日拍摄的渣斗以及茶叶(底部偏左上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2日向中新社记者证实,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了数十件主要用途为茶具的渣斗,分为陶、瓷、石、铜等材质。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发现了距今近一千年的珍贵茶叶,大约有30多根,能够保存至今的茶叶实物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罕见。陕西汉阳陵出土世界最古老茶叶 距今约2150年。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普洱 好茶 收藏 茶叶 饮茶 茶具 茶道 清茶 茶渣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宋朝的茶具文化是怎样的(上)
宋朝的茶具文化是怎样的(上)
宋朝的茶具文化是怎样的(中)
宋朝的茶具文化是怎样的(中)
宋朝的茶具文化是怎样的(下)
宋朝的茶具文化是怎样的(下)
茶和茶具的配对
茶和茶具的配对
茶具的分类(上)
茶具的分类(上)
茶具的分类(下)
茶具的分类(下)
紫砂茶具的文化历史背景
紫砂茶具的文化历史背景
紫砂茶具的好处
紫砂茶具的好处
泡红茶要选什么样的茶具
泡红茶要选什么样的茶具
十年陈化老生普洱茶具体是什么
十年陈化老生普洱茶具体是什么
植物用来作茶具--你知道几种
植物用来作茶具--你知道几种
紫砂茶具与茶的相辅相成
紫砂茶具与茶的相辅相成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