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宋茶的相关器具

时间:2019-03-19 15:00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宋茶的相关器具 茶笼 茶笼为储茶器,以箬叶编制,因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所以贮存茶时密封裹,以箬叶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茶焙 茶焙是养茶器,其作用是经常给茶加温。茶焙用竹子编成,上面有盖,中间有隔层。当给茶加温时,用箬叶包裹茶叶放入焙中

   宋的相关器具
 
   茶笼
   茶笼为储茶器,以箬叶编制,因“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所以贮存茶时“密封裹,以箬叶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茶焙
   茶焙是养茶器,其作用是经常给茶加温。茶焙用竹子编成,上面有盖,中间有隔层。当给茶加温时,用箬叶包裹茶叶放入焙中,两三日一次,可以抵御湿气,使茶新鲜如初。
   宋代煮水器具基本都是采用茶灶或茶炉。而盛水而煮的器物,茶书中一般只出现“汤瓶”一种,不过实际中应该还有水铫、茶铛、石鼎。

   汤瓶
   汤瓶为煮水、点茶的器具。材质则以黄金为上,银、铁、瓷、石次之。手柄非提梁,为侧耳。冲嘴后大而出口小,使点茶时冲力细劲,以利茶面之象。

   茶钤
   茶钤为炙茶工具,为金属制成的夹子,用以夹住茶饼。

   砧椎
   砧椎为碎茶工具,包括砧和椎两部分,砧常以木制,椎则为金或铁制,作用是把茶饼或茶叶槌碎。敲碎茶的:一块砧板,一只击椎。

   茶磨
   一般是石制,一般不会有害于茶色,从物性上来说更接近自然。

   茶托
   茶托为茶盏的附件,是承托茶盏。茶托出现于唐代中后期,宋时的茶托要精细多姿,托口突起,远远高出下面的托盘,因漆器隔热性好,茶托材质多采用漆器。

   茶碾
   茶碾应用金属材料制就,以利碾细,以银质为上,造型要求碾糟深,利于辗轮运转,辗轮要薄而锐利。碾茶要速碾,不能长时间地碾下去,不然会有损于茶末的新鲜。

   茶罗
   茶罗为筛茶工具,进一步保证了茶末的细碎。罗圈常用竹制成,罗面用细绢制成。筛面,要绢细、绷紧,这样才可保持茶末的透畅。

   棕帚
   是碾茶的,辅助道具,用来将万花磨开的茶末清扫归拢至碾或磨的中心。

   茶匙
   茶匙是点茶的工具,其作用是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令茶乳泛起。茶匙多以金、银、铁制成,因金属较重,击拂有力,便于点茶。

   茶筅
   茶筅是点茶的工具,在北宋末期逐渐取代茶匙。其材质多为较厚重的老竹制成,形状类似于细长的竹刷子,筅刷部分多用根粗梢细剖开的众多竹条。这样可以在以前茶匙击拂茶汤的之上同时对茶汤进行梳弄,使点茶的进程更容易受点茶者控制。

   茶盏
   宋代茶品推崇白色为贵,而茶具则崇尚建盏黑釉。其原因有多条:
   1.宋代茶汤贵白,点茶时为了黑白分明,能衬托出汤花之美,同时黑釉表面可出现各种美丽的异形花纹,平添了不少品茶斗茶时的艺术之美。
   2.黑釉盏通常大口小底,盏壁外撇,好似一只翻转的斗笠,口面积大,可容纳更多的汤花,而盏沿下内折的折线,还能起到注汤时标准线的作用。
   3.胎体厚重,铁质含量高,隔热效果好。斗茶预热茶盏后,点注时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温度,利于汤花的形成。
   4.盏壁斜直,饮茶时更易吸尽茶汤和茶末。
   5.宋代崇尚道教,白茶黑器也深谙了道教中的阳明之道、黑白分明的文化。
   因此黑釉茶盏则成了最受宋人青睐的茶具。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 饮茶 茶具 品茶 茶汤 白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人走心茶走胃
人走心茶走胃
掌握这几点--妥妥地收藏你的普
掌握这几点--妥妥地收藏你的普
水与普洱茶--既可为知己 亦可
水与普洱茶--既可为知己 亦可
黄茶适合什么时候喝
黄茶适合什么时候喝
如何提升品鉴普洱茶的能力
如何提升品鉴普洱茶的能力
普洱茶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
普洱茶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
如何斟茶、品茶、添茶
如何斟茶、品茶、添茶
超级实用的冬季饮茶指南
超级实用的冬季饮茶指南
初学者入门:普洱茶感官审评
初学者入门:普洱茶感官审评
其实茶界也有“功守道”
其实茶界也有“功守道”
“双十一”茶业新零售才是王道
“双十一”茶业新零售才是王道
正是喝普洱熟茶的季节
正是喝普洱熟茶的季节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