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经典老壶名是传统民族文化之“活的文化”

时间:2018-06-27 12:0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老照片引人品读、回味、深思。 从品读老照片,我想到了老壶、老壶名。 老壶名是有生命的。 人们常说紫砂壶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那传世的经典老壶,为人喜爱、珍藏,甚至于渴求,更是其生命力靓丽鲜活、青春永葆的象征。老壶是有生命的,它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技艺
 
   老照片引人品读、回味、深思。
   从品读老照片,我想到了老、老名。
   老壶名是有生命的。
   人们常说紫砂壶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那传世的经典老壶,为人喜爱、珍藏,甚至于渴求,更是其生命力靓丽鲜活、青春永葆的象征。老壶是有生命的,它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技艺追求、心血汗水和作者生活的那段历史
   老壶名,似乎比老壶更多了一些生命的意义。老壶的生命是作者创作的过程,有神秘的故事,也有深刻的意蕴。老壶名不仅是这历史、文化和命运的容器,而且还有后来人的效仿、探索、故事,还有出蓝趣话的记载。人们一说到“鱼化龙”的壶名,那壶作家邵大亨创作的艰辛、流传有序的典故、后人“仿中有创”的进步、读壶品史的乐趣等等,都会从那“老壶名”里像播放电视片一样,放映出一幕又一幕------
   在紫砂史上有许许多多经典老壶和老壶名,为人耳熟能详。
   说到“供春壶”,人们可以联想到紫砂草创史的朦胧神秘,直到400年后的今天,台湾的历史学家徐鳌润才撩开它的面纱。
   说到“掇只壶”,人们知道它来自宜兴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掇只”。掇只是宜兴的“方言”,指的是那些盛油盐酱醋的小罐小坛。于是,我们既可以想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箴言,又可以了解一点宜兴的文化。在这一点上,“掇只壶”来自宜兴的地域文化,随着“掇只壶”走遍四方,它又传播了宜兴的民间文化。于是,掇只壶和它的“名字”都有了文化的属性,并且具有悄然无声传播文化的载体价值。
   说到“掇球壶”,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紫砂史上的两位大家,一是邵大亨,是他设计创作了“掇球壶”。一是程寿珍在邵大亨的基础上又向前一步,他制作的“掇球壶”第一次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就在巴拿马国际大赛中,为紫砂历史夺得了 “第一金”。说到掇球壶,人们也会想到顾景舟正是“模仿邵大亨的掇球壶”,才使自己的制壶技艺得以飞跃的故事,还会想到顾景舟西行之前,专程赶到上海看望“邵大亨掇球壶”最后一眼的痴情。
   说到一个老壶名,人们不仅会追忆那老壶的历史、命运、典故,还会从联想中“不见老壶胜见壶”,得到经典老壶美的享受,紫砂壶亲和力的情感,当人们用“老壶名”新作品时,也是一次经典老壶美的传播。作为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积淀,老壶与老壶名已浑然一体,壶是“壶名”,壶名也是“壶”。老壶名是紫砂经典作品历史和命运的容器,是紫砂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的载体,是紫砂壶富于青春活力的生命符号,是值得挖掘、整理、传承的文化遗产。可惜,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和认识的诸多因素,这份文化遗产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一些紫砂人也以“很不经意”的态度看待它。
   “重壶不重名”是紫砂界一个普遍现象,至今依然。一些紫砂人制壶很像人们养小孩,养育很重视,起名倒很随意,认为随便叫个“阿猫、阿狗”的好养活(盛世的今天,给孩子起名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因为此,多少老壶名人们已不知它的来历,也不知它的作家是谁,多少老壶名为人误说、误传,有时会让人啼笑皆非。作为学习,我曾对几个“老壶名”作过探讨,也写过几篇短文。例如,围绕“是鈡徳壶还是德钟壶”,我花了许多精力、查了不少资料,感到这两个壶名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涉及探测作者创作的思想,也有关钟德与德钟文化意义的不同等,于是我写了探讨短文。
   我对诸多“老壶名”的整理、探讨,从反映来看,壶友很热情,有位朋友说:“我也在苦苦寻找‘掇球’与‘掇只’的区别和名称来历。若非楼主共享,还真是读书十年恐也难以寻得答案……”,而有的制壶朋友倒显得冷淡,甚至有嫌我多事的味道。 
   可喜的是近来已有紫砂专家在扎扎实实地开拓这方面的史料整理、研究正名,以至于传播普及。《宜兴紫砂》杂志的副主编 陈茆生先生正在策划100个老壶名的考证、评说。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砂史探索者吴淑英先生也是其中一位。吴淑英先生在创作实践中,很重视紫砂文化理论的探求,作过紫砂史专著、论文,其中便有对“老壶名”的挖掘、整理。在她的《吴淑英壶艺》之中,就对“水扁与虚扁”、“仿古与仿鼓”经典作品“名字”的误说、误传,作了探讨,还对“掇只壶”壶名来历,进行了方言的探根溯源。尤为可贵的是吴淑英先生还创新了论说形式,既借鉴了概念艺术的理论,又巧妙运用“读图时代”视觉焦点的技巧,创造了“图文并茂”的论证模式,新颖、简明、形象的阐释了“老壶名”,对紫砂文化这一遗产的整理、推广作了开拓性的成功尝试。
   紫砂经典老壶名是传统民族文化之“活的文化”,她是老壶历史的记忆,文化传承的记载,是今天与明天的珍品;她不仅是紫砂文化的一个符号,也是茶人、爱壶人追求愉悦的精神空间。前世之珍,后世珍之。它的挖掘、整理,正名,是传承紫砂文化遗产的一个课题。
   盼有更多人来研究“老壶名”,有更多新的发现和成果。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掇球壶 供春壶 工艺 壶友 历史 紫砂 茶人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定位紫砂壶
如何定位紫砂壶
紫砂壶鉴别的标准
紫砂壶鉴别的标准
资深紫砂玩家 玩壶心得总结
资深紫砂玩家 玩壶心得总结
紫砂壶掌故特辑一粒珠
紫砂壶掌故特辑一粒珠
紫砂壶收藏保值及增值该怎么选
紫砂壶收藏保值及增值该怎么选
紫砂壶掌故特辑君德壶
紫砂壶掌故特辑君德壶
紫砂艺人所追求的三种境界
紫砂艺人所追求的三种境界
紫砂壶掌故特辑扁腹壶
紫砂壶掌故特辑扁腹壶
紫砂壶的真善美
紫砂壶的真善美
紫砂壶泡好这几类茶
紫砂壶泡好这几类茶
到底那一类紫砂壶泥料最好
到底那一类紫砂壶泥料最好
紫砂与茶文化
紫砂与茶文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