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通过形制与风格鉴定紫砂壶真伪

时间:2023-09-25 14:54来源:瓷库中国 作者:未知浏览:
古陶瓷鉴定中,造型的鉴定是极重要的一项。日本奥兰田《茗壶图录》云:辨器物真赝,尤不可以不识其形式尺度。好事者读之,其于鉴赏也思过半矣。又如孙瀛洲先生《鉴定瓷器的要领》: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
普洱茶
 
    古陶瓷鉴定中,造型的鉴定是极重要的一项。日本奥兰田《茗图录》云:“辨器物真赝,尤不可以不识其形式尺度。好事者读之,其于鉴赏也思过半矣。”又如孙瀛洲先生《鉴定瓷器的要领》:“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此一理论放诸紫砂鉴赏亦然,因为不同时期的环境,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工艺、美学、经济等社会文化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作假者(尤其是中低档仿品)很容易在模仿古器时,顾此失彼,留下蛛丝马迹。至于较高档的仿品多是专家、老手所为,他们深知鉴定的特征,既想蒙骗作假又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这样反倒留下鉴定的依据。
 
    对于紫砂器形制的鉴定,首先要明确辨认各个时期紫砂壶造型的特点,以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归纳出同一时代作品的相似之处。紫砂壶的形制在明代的式样较少,多为圆器或仿青铜器,造型多素雅少华丽。风格古穆典雅,优雅婉约,文人气息重。清代早中期的紫砂壶形制有着太平盛世的气度,多少也受到宫廷、贵族的华丽气息影响,形制大方,气韵开朗,偶有求变者亦不失法度。清中期因文人致力参与紫砂壶艺,壶风儒雅,线条自然,不夸张低俗,壶身常有书画壶铭,展现文化艺术气息。
 
    其实所谓的“形制”鉴赏,最重要的还是要多看,因为一把茶壶不过是由壶身、流嘴、提把、壶纽、圈足等组成的,我们所见到的从明至今的茶壶千千万万,
 
    它们不都是这些部件的组合吗?可是却没有两把手工紫砂壶是一样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这些壶部件都是立体线条的综合组成,在同一时代氛围下,社会环境会左右着陶人的造形观念,例如文人、百姓、皇室、侨乡、功夫茶区、日本市场、南洋市场、欧洲市场,凡此种种,都是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近代因为文献较多,有些名手创作的茶壶形制也可作为有类似标准器功能的“标准时点”,例如曼生壶中的“箬笠壶”、“瓢提壶”、“井栏壶”等的“标准时点”不会早于嘉庆;“鱼化龙壶”相传为邵大亨创制,所以此式也不会早于嘉庆;而同样是“掇球壶”嘉道邵大亨与清末民初程寿珍的壶嘴、壶盖大不相同,各有特色。简单来说,若是大壶盖的寿珍式“掇球壶”年代必为20世纪以后的制品;而若是小壶盖的大亨式“掇球壶”年代也不可能早于嘉庆。再如“潘壶”不会早于道光,因为此式是清代道光年间,官至两广盐运使的潘仕成所定制之茗壶。《砂壶考》:“德嗜茶,特制茗壶,以壶盖唇外,阴文篆书‘潘’字印为识,至今流传,粤人名之日‘潘壶’。”
 
    不仅要看清茶壶的外在形制,还应注意茶壶的内在结构。通常明清时期茶壶里的流孔都是单孔的,但特大壶或汉方等式就会有多孔或做金钱纹流孔;晚清至民初开始在中壶出现网孔,但小壶仍做单孔;在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一种半球状的“球孔”,台湾称“蜂巢”或“高尔夫球孔”,这是应日本市场,借鉴瓷壶的做法。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掇球壶 功夫茶 井栏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清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宜兴紫砂壶的十大特点
宜兴紫砂壶的十大特点
用紫砂壶泡茶有很多的好处
用紫砂壶泡茶有很多的好处
紫砂壶清洗方法
紫砂壶清洗方法
紫砂壶泡茶香的原因
紫砂壶泡茶香的原因
怎么鉴别正宗紫砂壶的优劣
怎么鉴别正宗紫砂壶的优劣
紫砂壶清代的发展历史
紫砂壶清代的发展历史
2014佛山茶文化博览会新亮点之
2014佛山茶文化博览会新亮点之
对于紫砂壶的保养
对于紫砂壶的保养
影响紫砂壶出水的因素
影响紫砂壶出水的因素
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
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
紫砂壶兴起的传说
紫砂壶兴起的传说
紫砂壶名称大全
紫砂壶名称大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