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景德镇陶瓷中的鹧鸪斑

时间:2023-09-08 10:08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未知浏览:
景德镇陶瓷中的鹧鸪斑介绍如下: 油滴在宋代也被称为鹧鸪斑,是因其酷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油滴盏和兔毫盏一样,都是当时倍受珍视的饮茶用具,宋人有诗云: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 油滴在宋代也被称为鹧鸪斑,是因其酷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油滴盏和兔
普洱茶
 
  景德镇陶瓷中的鹧鸪斑介绍如下: 
 
  油滴在宋代也被称为“鹧鸪斑”,是因其酷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油滴盏和兔毫盏一样,都是当时倍受珍视的饮茶用具,宋人有诗云:“点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
 
  油滴在宋代也被称为“鹧鸪斑”,是因其酷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油滴盏和兔毫盏一样,都是当时倍受珍视的饮茶用具,宋人有诗云:“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
 
  鹧鸪斑釉的记载初见于宋初的《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黄山谷诗云“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从中可知带鹧鸪鸟羽斑花纹的黑釉盏宋初以来便深得骚客文人和茶人爱重。
 
  鹧鸪斑乍看之下就像是油滴的形状一样,据说南宋皇帝喜好茶道,当时的天下名茶产自福建武夷山,御用茶具的生产基地也在福建,其中作工最精湛者产自建阳市水 吉镇,名为「建盏」,建盏上就布满鹧鸪斑。后来异族入侵,元朝灭了宋朝,连年征战、人民流离失所,建盏的烧制中断,鹧鸪斑技艺也因而失传,至今只剩日本大 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珍藏四个建盏。
 
  为什么流传至今的建窑鹧鸪斑盏却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呢?原因有二:一是技术层面上的,因为建窑鹧鸪斑盏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乃是在黑釉盏上先过釉,然后 采用点滴铅白成斑点状,再入窑烧制,这样制作的结果是效率很低,要么温度过高铅白融化脱落,要么就生烧而无法附着,所以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鹧鸪斑盏就少之 又少了。第二个原因相对起来可能更为重要,乃是文化层面上的。宋代崇尚理学,崇尚自然,崇尚清简,建窑盏也是因此而兴盛起来的。但是建窑鹧鸪斑盏则完全是 人为添加装饰,与纯简自然的理念不相符合,因此即使在当时,虽然烧造的纵向时间延续很长,但是实际上真正烧制的产品却不多。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普洱 好茶 工艺 饮茶 茶具 茶道 茶人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