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陶的起源

时间:2018-12-18 17:2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在世界上 陶瓷之国称号. 英文字典里, 陶瓷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CHINA. 中国陶瓷发展最早. 原始社会的彩陶和黑陶; 殷代的白陶,硬陶,釉陶; 汉代的近似瓷的釉陶; 西晋的青瓷; 唐代的三彩瓷; 宋代的紫砂陶; 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器; 清代的三朝瓷器等. 宜兴,陶都之称。 197
 
    中国在世界上 “陶瓷之国”称号. 英文字典里, 陶瓷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CHINA.  中国陶瓷发展最早. 原始社会的彩陶和黑陶; 殷代的白陶,硬陶,釉陶; 汉代的近似瓷的釉陶; 西晋的青瓷; 唐代的三彩瓷; 宋代的紫砂陶; 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器; 清代的三朝瓷器等.  宜兴,陶都之称。 1979年,故宫博物馆开办“宜兴陶瓷展览”。五朵金花紫砂陶,均陶,青瓷, 精陶,美彩陶。陶中紫砂最风流。
    优越的历史, 宜兴古称荆溪,因苍山清溪而得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称阳羡。
    三国时,孙权15岁在这里做过阳羡长。后周处的儿子周王己,因三兴义兵,卫国有功,晋惠帝将阳羡改名义兴,封给周王己。
    唐高祖武德二年曾别名为“鹅州”。
    后为避宋太宗(名光义)讳,改义兴为宜兴。宜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和浙皖两省接壤,是江苏最南的一个县城。面积1648平方公里。西南高山环绕。宜兴城区,城南有荆溪,城北围绕一条运河。城东西两个大湖,东西氿。宜兴人民革命传统,光绪间,陶业工人向资本家进行过罢工斗争。1927年建立革命政权(工农委员会)。宜兴,旅游胜地,山多岩洞,洞皆神奇。全市有石灰岩溶洞119个。善卷,张公最大,“江南第一古迹”,“海内奇观”之称。《周孝侯碑铭记》陆机撰文,王羲之书写。诗人谢灵运作《长溪赋》。苏东坡买田阳羡,《楚颂帖》。岳飞,曾在金沙寺壁题词。元赵孟頫,明沈石田,唐伯虎和文征明等都来此做客,留下诗文。唐宰相晚年隐居于宜兴颐山。诗人杜牧筑水榭于荆溪北湄。宜兴在宋代已是一个万户人烟的都市。自古以来以出产陶器闻名。烧造陶器可上溯到五千年前。传春秋范蠡曾在宜制陶。宜兴窑场集中在鼎蜀镇。镇以鼎山和蜀山得名,两坐山相隔三里,一东一西,隔着一条画溪,遥遥对峙。丁山是宜兴境内山区和水乡交界地方,也是陶土和燃料的丰富产区。几乎家家做坯,处处皆窑。交通便利。宜兴陶器产品用途大致分八大类----- 工业陶,日用陶,建筑卫生陶,均陶,精陶,彩陶,青瓷,紫砂陶等。
    中国陶器始于何时? 经科学测定,中国制陶工艺始于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以 “彩陶”和 “黑陶”为代表. 1921年,瑞典人在河南渑池县发现 “仰韶文化” . 1928年我国在山东历城发现 “黑陶”. 称 “龙山文化” . 是我国史前文化两个主要体系. 此外,还有 “马家浜文化”, “齐家文化”, “青岗文化”,  “屈家岭文化”等.
    各行各业的创始,据说都有祖师,被当作神仙一样供奉. 宜兴陶业,过去一直奉范蠡为祖师,并立庙塑像,称 “陶朱公”.奉为 “造缸先师”. 传范蠡助灭吴后,先在无锡鼋头渚落脚,后来宜定居. 改姓陶.  宜兴鼎蜀镇陶业工人供奉范蠡为陶业祖师. 传说的根据是: 1, 宜兴城东有运河,汤渡到张泽等地,传为范蠡征集人民开凿. 叫蠡河.(宋代水利家单锷:--- 昔范蠡所凿).   2, 鼎山和蜀山间有一地叫”蠡墅”,传为范蠡住过.古有 “蠡墙围(匠)”. 还有 “施荡桥”和 “西施荡”. 清<宜兴县志> “蠡墅在鼎山之西,范蠡成功泛湖,尝居于此”的记载.  3, 鼎蜀镇蠡墅有崇福寺,有范蠡的塑像,抗战时被日寇拆毁. 镇溪寺已改建为陶瓷厂房. 4, 解放前,每逢九月九重阳节,宜兴的陶业工人有集会纪念 “陶朱公”的礼俗.<国语>载: 勾践灭吴,及至五湖.  嘉庆县志: “禹贡曰震泽,尔雅曰巨区,左传曰笠泽,史记曰五湖,皆指太湖”. 一般都认为范蠡是宜兴陶业制陶创始人.  但光绪间修<宜兴,荆溪县志>,对于有关范蠡在宜兴制陶的传说,却采取否定的态度.其 “定讹篇”里说 “ --- 按蠡墅及蠡庄皆以近蠡河而得名.若泛舟五湖,仍居于此,则吴已属越,近而易求,外传何去莫知终极乎. 不知陶朱之陶,古为邑名,而直以少伯代昆吾之陶也”.  在 “施荡河”桥下,语: “北为北施塘,南为南施墉 ,盖因施姓居此而得名. 俗作施荡,谓范蠡载西施游荡于此,传为鄙谬!” 
    据<史记>徐广注释, “陶”在山东济阴定陶; 据纲铿注解, “陶”在今山东肥城西北陶山. 总之,不是在宜兴境内. 范蠡发财致富,主要是从事经营农业和商业的结果. 他最后住在 “陶”,改姓朱,故自号 “陶朱公”,原来和陶业无关.  范蠡所处,春秋末期. 而且宜兴地区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古窑遗址,比范蠡时代早得多.所以, 范蠡决不是宜兴陶业的创始人,最多,也只是把制陶业扩大发展到一个新规模的经纪人.
    陶都古遗址:宜兴陶业始于哪个时代,以往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  经普查,鼎蜀附近发现古遗址七处, 其中汉窑三处, 六朝窑三处, 隋唐,五代窑九处, 宋元窑二十处, 明清窑六十多处.  古代青瓷烧造的成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由陶变瓷(演变)的一个创举. 宜兴西晋青瓷的发现,最早见于1953年华东文物工作队从宜兴周墓墩发掘出来的一批古陶瓷. 其中还有铜器,铁器,金器和石,骨,水晶,琉璃等制品42件. 以青瓷器为最多. 墓葬砖一侧有 “元康七年九月廿四年阳羡所作周处将军砖”---.  周墓墩座落在宜兴宜城内东庙巷的周王庙后,占地五万七千平米.规模之大,可谓罕见. 这里埋葬着三国到西晋时期江南大门阀士族周氏家(自周鲂父周宾始著,到鲂子周处和处子王己,札, “四世显著”, “一门五族”)的墓葬群,故称周墓墩.  1959年,南京博物院在鼎蜀镇均山附西麓大公塘的山谷附近,果然发现了宜兴古代烧造陶瓷的窑址,---,证明宜兴在1600多年前的西晋初期确实生产过美丽的青瓷.
    宜兴归径公社的骆驼墩和唐南村, 找到各种磨制石器,以及许多陶器残片,大多是红陶,夹砂陶. 其主要特点均与太湖及钱塘江流域的 “马家浜文化”一致.---. 证明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宜兴的人类祖先就在这一带从事农业生产,就能烧造原始的陶器. 从历代窑址, 证明宜兴陶业自古至今从未中断.
    唐代古龙窑, 在氵伏东公社的窑墩塘. 北高南低的土墩,面积约700平米. 窑型为圆式直焰窑. 窑床残长28米. 窑的容积将达80立米. 其产品主要青瓷,碗,,灯盏等二十余种.  系用辘轳拉坯成型.  与扬州,如皋,高邮出土的唐代晚期遗物相一致, 因而推定是一座唐代古龙窑. 此外, 在毗连的张渚地区,还有更密集的晚唐五代窑群.几十座之多.
    宋代紫砂古窑. 窑址座落在陶都窑场的中心, 今鼎蜀镇的蠡墅村. 羊角山, 与盛产紫砂陶五色土的黄龙山余脉相连. 1976年,红旗陶瓷厂在隧道窑基建施工中,发掘出一座宋代紫砂古龙窑. 残器主要是壶, 罐两大类. 其中以壶为大宗. 壶有高颈壶, 矮颈壶,提梁壶三类. 呈紫红色,里外都无釉.从造型和工艺手法上可以看到紫砂陶器的雏形. 造形有圆形和六方形, 已脱离了陶轮拉坯成型,而走向泥土镶接成型了. 壶嘴,把和的(又称盖钮,壶顶)的粘接采用打洞捏塞法,或称为 “铆钉法”. 部分壶嘴有捏塑龙头的装饰, 这与宋代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完全一致.  又镇江市博物馆在南宋废井中,曾发掘到紫砂壶罐等古器,这也是紫砂陶始于宋代的佐证.
    早在宋代,宜兴均窑出品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窑场的楷模. 里蚌式洗,长颈瓶是可考珍宝.-----, 另一件叫 “宋汝窑粉青纸槌奉华瓶”. 宫庭陈设使用的贡品, 现为故宫博物院所藏. 均窑是宜兴古代名窑之一, 窑以 “均”名,是因这种窑开始是筑于均山的缘故. 均窑和汝窑都是北宋名窑,均窑建于宋初,在今河南禹县神垢镇, 这个地方有 “均台”,因名均窑.  汝窑建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在今河南临汝县,出品精美,色式大都秘制. 而这两个名窑的精制产品都是仿宜兴均窑的.
    到明代,宜兴人欧子明创建的 “欧窑”已闻名当世.  欧窑继承了宋代南北各名窑的成就,烧成了宋代哥窑的纹片,官窑的青色和钧窑的紫彩. 欧窑出品大都是紫砂做胎,故胎为紫黑色, 釉色 “以天青,天蓝,云豆等色居多,间有葡萄紫者”. 五色皆备.  当时,宜兴曾与景德镇同时烧造选为封建王室御用的大龙缸. 陶都与瓷都相互效仿,技艺精进,产品达到了很高水平. 明代烧造的这种贡品 “大龙缸”,宜兴现在还保存一具.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紫砂壶 工艺 历史 紫砂 金花 产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泡出的是岁月年轮里最魅
紫砂壶泡出的是岁月年轮里最魅
盖碗与紫砂壶泡茶实操对比
盖碗与紫砂壶泡茶实操对比
如何选用紫砂壶泡普洱茶
如何选用紫砂壶泡普洱茶
紫砂茶壶如何泡养
紫砂茶壶如何泡养
紫砂茶具有什么优点呢
紫砂茶具有什么优点呢
紫砂壶装饰方法
紫砂壶装饰方法
紫砂四小龙
紫砂四小龙
传统紫砂工艺师无需担心泥料资
传统紫砂工艺师无需担心泥料资
紫砂壶参与股市是一种市场表现
紫砂壶参与股市是一种市场表现
市场低端紫砂壶 危害身体健康
市场低端紫砂壶 危害身体健康
粗细不同的紫砂泥
粗细不同的紫砂泥
紫砂壶收藏再度走俏
紫砂壶收藏再度走俏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