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科 | 厂商 | 文化 | 研究 | 批发 | 买茶 | 收藏 | 老茶 | 茶艺 | 茶山 | 名人 | 制作 | 展会 | 开店 | 茶友 | 社团 | 栽培 | 茶膏 | 茶农 | 茶库 | 交流
生产加工·茶厂
茶业公司·集团
茶庄茶店·会所
厂商·通讯录
厂商品牌·故事
厂商品牌·新闻
厂商品牌·营销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洱茶厂商 > 厂商品牌·营销 >

莫让‘差异化’在竞争中成弱势

时间:2014-06-15 11:35来源:未知 作者:文哥浏览: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许多人几乎在醒着的时候都现身在网络上,更多入每天都离不开网络,在充当 消费者的角色时,即使是在线下消费也会先在线上进行一番了解。在消费者的这个了解过程中, 差异化的弱势就格外突出。如消费者要了解福建红茶,最多的搜索习惯是输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许多人几乎在醒着的时候都现身在网络上,更多入每天都离不开网络,在充当 消费者的角色时,即使是在线下消费也会先在线上进行一番了解。在消费者的这个了解过程中, “差异化”的弱势就格外突出。如消费者要了解福建红茶,最多的搜索习惯是输入“金骏眉”、 “正山小种”这样的相关关键词,除了福建的消费者之外就很少人去搜索其他诸如“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之类的关键词,这就是笔者北京的朋友不清楚笔者推荐的稀有品种茶叶,使得笔者必须接受“物以稀为贵”的无奈。

许多茶叶公司都拥有上百个茶叶产品,也都给没一个具体的产品取个名字,甚至为每个产品注册了商标,这些都被企业看成是“品牌 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茶叶店和网络商城里,不少茶企的产品是用自以为不错的命名来展示的,从这些命名的字眼里根本体现不出茶叶产品特征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茶叶产品也与众不同,有其“差异化”的一面,但这样的“差异化”都把产品划入消费者的习惯之外的阵营里,让消费者“做梦也想不到”能找到这样的茶叶。

有位农村老家来城市开茶叶店 的老乡,他们卖的是老家的茶叶,茶叶店的名称也是老家的茶叶品种命名,在城市里这样的茶叶店很少,最初老乡们也是考虑到别人开那么多茶叶店都卖铁观音、大红 袍、正山小种之类的福建知名茶 叶,自己就干脆卖些偏门的茶叶产品,结果是城市里的消费者对这些知名度不高的茶叶品种不了解,虽然一眼看到的是与众不同的茶叶品种,很有“差异化”特征,但就是不敢下定决心去消费这样不知名的小类别茶叶。

无论“物以稀为贵”还是“差异化”经营,都是有相应条件为前提的,不是稀有的东西都是贵重的东西,而是稀有的有具有高知名度的东西才是贵重的;“差异化”也不是与众不同就可以形成,而是以公众习惯和众所周知为前提。所以,企业如果想静悄悄去销售一种知名度不高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差异化”对销售的成功毫无帮助。许孙鑫认为,要把任何产品从自然状态的产品改造成具有“差异化优势特征”的产品,才有可能把这种产品打造成畅销产品。

(责任编辑:一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热点排行  
1 珍藏大益孔雀配货价到期货价翻两倍不止内幕
2 大益打造益友会会员系统
3 大益传统唛号茶的尴尬和定制茶的困局
4 新云荟柑普茶 一杯好茶背后的品牌积淀
5 万江石美茶叶市场5家茶店换上了普文茶业的
6 普洱茶的电商销售渠道
7 大益在东莞发布了金柑普新产品一石激起千层
8 中茶推出“传世印级-八八青饼”
9 福今茶叶推出高山乔木大叶种春茶经典青饼
10 合和昌普洱红砖上市透出的玄机
图文解说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中国普洱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